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未来工厂长什么样?长江云新闻记者探访光电产业大会

从一束光到一座工厂,长江云新闻记者在光电产业大会看到了“未来工厂”的模样。

今天(5月16日),2024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光电产业大会”)在武汉光谷开幕。中外院士、国际专家、产业领袖等600多位行业大咖相聚大会,还有370多家企业带来了光电子全产业链的最新技术成果、核心产品等。

长江云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光电产业大会上,企业不仅带来了高精尖的科技产品,还带来了智慧工厂的应用解决方案。都有哪些?一起来看。

更智能更高端的生产线

从型材入库、激光切割、激光打标、焊接涂装到总装质检,再到产品出库,长江云新闻记者在华工科技展区看到,该企业将智能化的生产线搬到了展台上。

“我们将激光运用的多个场景集合在了一个生产线上,比如平面激光切割、曲面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清洗等,再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对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操作,形成一个智能工厂,从而实现产品的标准化、自动化、批量化生产。”华工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华工科技不断探索“激光+智能制造”,在桥梁船舶、工程机械等传统制造业行业建立了武船、中铁宝桥、三一重工等多个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示范样板点,打造了国内首个桥梁行业5G智能制造工厂及首个管件行业智能工厂。

今年3月,华工科技打造了激光行业自己的智能工厂,未来生产激光智能装备将像生产汽车一样高端智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用的生产工具,为更多的重工企业提供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更高效更稳定的工业光网

高端智能生产线的背后都有一个“关键角色”,那就是网络。它不仅让所有机器设备既能高速运转,又能“听话”不出差错,还能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在今年的光电产业大会上,华为公司带来了F5G全光工业网解决方案,这项技术引领了万兆园区的网络创新,还领跑了“光进铜退”大时代。

什么是“光进铜退”?华为光产品线专家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光纤进厂取代铜网线,实现光联机器,一纤通达,提升生产线部署效率。”

在过去铜网时代,大量的网线、密集的机柜,不仅占用工厂生产空间,还有带宽限制,网速慢,机器生产易受干扰。

而新一代F5G全光工业网方案,以光纤为介质,具备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架构简单等优点,光信号不受电磁干扰,传输更加稳定,还能全面满足园区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双重需求。“我们可以满足客服业务0中断,部署效率两倍提升,实现安防、办公、生产统一网管,运维效率提升60%。”专家介绍道。

据了解,华为F5G全光工业网现广泛应用于光伏制造、汽车配件、电力配网、钢铁冶炼、煤矿生产、视频回传等场景,服务全球60+国家。

更清洁更智慧的绿电体系

未来工厂,不仅是数字化的、智能化的,还是绿色低碳的。

今年的光电产业大会,长江电气带来了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我们在分布式存储及云计算技术基础上,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能碳管理、碳减排、固碳排、购碳汇等措施,构建以光、风、储等多能协同的绿电体系,实现企业整体碳排放的降低,达到整个园区近零碳排放、能源绿色化转型、资源循环化利用的目标。”长江电气研发中心技术支持工程师涂文峰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

在长江电气展区,有一个大型的“充电宝”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据介绍,这个储能柜是打造零碳园区的重要一环,它将园区风,光等新能源的绿电进行储存,实现、充电桩、储能系统与电网的高效互动,削峰填谷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减少碳排放量,降本增效;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在紧急情况下为重要负荷供能,保障工厂生产安全,作为应急电源使用,替代传统柴油发电设备,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用电更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不仅如此,长江电气还为零碳智慧园区打造了一个聪明的“大脑”,即“能源双碳数智平台”。通过数字化平台+咨询及维护服务O2O模式,长江电气打造能源运营物联平台,以实现能源运营状态全息感知、能效管理优质高效。

“园区任意时刻的水、电、气等能源消耗情况,新能源装机发电量、单位面积碳排放指标……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悉。它还能根据园区供配电设备进行7*24小时不间断监测,达到配电房无人化值守效果,并通过大数据云运算从而对园区用能情况进行提出优化建议,促进园区低碳化发展的效果。”涂文峰说。

从单个“黑科技”产品的研发,到工厂多项设施的优化,我们在光电产业大会上看到,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追光逐芯,不断向未来工厂迈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长江云新闻记者 谢雅静 徐诗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Fvs5qAyrQfjHUZddd6ln2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