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超导量子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完全国产化

5月17日,据国内媒体称,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得知,中国第3代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联模块“本源悟空”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解决了“一条线”的“卡脖子”问题,实现了完全国产化。

据报道,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的大脑”,需要在–273.12℃以下的极低温环境下运作。高密度微波互连模块是一个“神经网络”,可以在隔离热量的同时精确传输信号,在“量子计算大脑”和外部设备间建立了一条稳定、高速的量子信息传输通道。

在高密度微波互连模块中,有一根尤为重要的“电线”——超低温特种高频同轴电缆。这条线是量子计算机信号传输的关键部件。曾一度被外国垄断,造成收购价格居高不下。

据悉,这款国产高密度微波互连模块可以为一个一百位以上的量子芯片提供微波信号传输通道,并可以在极低的热泄漏环境下,实现微波信号跨温区的稳定传输。这一模块的研制成功,使量子芯片发挥出更强大的计算能力,这将帮助中国的量子计算机运作得更加高效。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ni1L_2yEZqoJ7GqKn1LvBg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