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远古发现|蜘蛛蝎子5.2亿年前的祖先,可能长这样

记者5月1日从云南大学获悉,中德研究团队使用先进的显微CT扫描、三维建模和虚拟解剖技术,还原了5.2亿年前早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的长尾螳螂虫面貌。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生物学期刊《BMC生物学》上。

长尾螳螂虫化石照片(资料照片)。(周桂贤 摄)  团队负责人、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副院长刘煜研究员介绍,距今约5.2亿年前的早寒武纪节肢动物中有一个特殊分支,它们的第一对附肢不是蜈蚣等节肢动物头部常见的触角,而是一对用于捕食的、强壮的大附肢。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大附肢节肢动物,长尾螳螂虫正是大附肢节肢动物的一种。

过去由于化石的缺乏和技术的限制,研究者在这类节肢动物演化上存在争议。为解决这个问题,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刘煜、侯先光团队使用显微CT扫描、三维建模和虚拟解剖技术等,从长尾螳螂虫的化石表面和内部提取信息,获得了该动物的三维立体全貌。

长尾螳螂虫CT三维模型。(受访者供图)

长尾螳螂虫计算机三维建模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CT三维模型清晰地显示了长尾螳螂虫细长的躯干由13个体节组成,尾部呈长棒形,末梢有细刺。值得一提的是,其头部有6个分节,即附着有一对柄状复眼的前骨片、有着一对大附肢的体节,以及4个各具一对双支型附肢的体节。研究显示,长尾螳螂虫的双支型附肢由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内肢和边缘具有刚毛的片状外肢组成,其基节根部附着一个小的外叶。

“通过看清长尾螳螂虫的全貌,也让我们推测出大附肢节肢动物很可能是螯肢类动物,比如蜘蛛、蝎子的祖先。”刘煜说。(记者岳冉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z14Wtkwzu2Pk4_tUacQU2y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