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Day 4: 阿尼玛卿雪山科考|冰川观测任务完成,冰芯钻取仍需等待

阿尼玛卿雪山科考进入第四天。

凌晨5点,大家早早起床,收拾好行李,准备5点半从雪山乡出发前往科考大本营,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充满期待。一方面,这是此次阿尼玛卿科考的最后一天,但因为天气原因,目前物资和队员都还没有飞到顶峰玛卿岗日;另一方面,据说今天的天气气预报显示,气象条件是最好的。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在早上七点钟顺利到达科考大本营。吃完早餐后,大家便默默守在停机坪上,等待山顶云雾逐渐散开。早上八点,山顶云雾终于散去,登顶的窗口出现!

今天的第一批次飞行任务开始,飞机起飞二十分钟后回到大本营。徐柏青研究员反馈说山上的积雪太厚,不能马上开展冰芯钻取工作,需要先夯实山顶停机坪附近新的积雪,重新标识停机区域。

按照徐老师的安排,大本营的队伍分成三组,冰芯钻取小组原地待命,积雪清理小组换上连体服和防水靴立即出发,央视摄影团队换上防寒连体服随后出发。可惜的是,在经过十几分钟的准备后,山顶的云层开始增厚,远端也将飘来更厚的云。徐老师无奈宣布所有队伍原地待命,等云层散去后再出发。

等待了近两个小时后,山顶云层依旧没有散去的趋势。队长温旭老师、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的胡义、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柴子杰、成都理工大学的李广组成的冰川观测小队便跟随青藏所李深海老师前往阿尼玛卿的水文观测点进行设备调试和维护。

从大本营出发近两个小时后,中午十一点,大家抵达雪山西侧的水文观测点,李老师详细介绍了阿尼玛卿雪山整体水文气象观测点的分布和主要观测内容。整个区域共有15个观测站,分别进行冰川、冻土融水、大气降水和植被土壤径流等实时监测。15个观测站点协同工作,每15分钟完成一次自动测量。这些实际观测数据非常珍贵,对于精确估算阿尼玛卿雪山流域水的通量极为重要。

在李深海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对各个站点进行检修和调试。工作本身不难,但观测站点间的距离很远。15个站点几乎是围绕着阿尼玛卿雪山分布的。直到下午7点,大家才完成了第4个站点的维护,前往大本营准备结束本次科考活动。

回到大本营后才得知,下午仍然没有适合登顶的窗口期。科考队员大部分也将前往玛沁县城准备后续的返程。

由于冰芯工作还未完成,冰芯小组的温旭,虎姣佼、段云鹏需要延迟回程,住在大本营准备后续登顶并钻取冰芯,完成本次科考最核心的任务,希望他们一切顺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ornTBblCSoJ2OOMCJmj3M0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