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等发现靶向EBV病毒gp42的单克隆抗体

Epstein-Barr病毒(EBV)与各种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密切相关,威胁全球公共健康安全,然而目前尚未有疫苗或特效药。EBV感染宿主依赖于多种病毒包膜糖蛋白,包括gH,gL,gp42,gB,gp350/220,gH/gL/gB参与病毒膜融合,此外gp42也是感染B细胞必需,与gH/gL形成复合物。gp42的N端与gH/gL高亲和力结合,而C端则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结合,进而导致gB构象转变膜融合,然而目前尚未有针对gp42表位的抗体及其免疫应答研究。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等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了研究论文,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阐明。

研究者首先从EBV阳性人群中分离外周血,进而构建了单链抗体噬菌体展示库。通过三轮噬菌体筛选最终获得4株抗体,2B7,2C1,2C5和2D5,其中全长抗体版本的2B7和2C1与gp42 KD值分别为2pM和0.5nM,在细胞实验可以有效中和EBV感染。

研究者进一步分别解析了单克隆抗体与gH/gL/gp42复合体的cryo-EM结构,2B7和2C1识别两个不同表位,这两个表位与HLA-II结合位置不重叠,可能通过影响gp42构象阻断病毒感染。

动物实验进一步表明2C1能够有效保护避免EBV病毒感染,而2B7的保护作用有限。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kfBFM81GHTGIlITnZPYYO1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