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正经的科普文,理顺一些基础知识。
首先,撇开比特币而大谈区块链的都是耍流氓。
其次,“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比特币是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场景。
接下来,慢慢细说。
【比特币的诞生】
2008年11月,一个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Nakamoto)的人(或组织)在某个隐秘密码学讨论小组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希望创建一套“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是基于信用,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从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参与”的电子支付系统。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亲手创建了第一个区块——即比特币的创始区块(Genesis Block),并获得了第一笔50枚比特币的奖励,第一个比特币就此问世。
当时正处于08年金融危机,为了纪念比特币的诞生,中本聪将当天的《泰晤士报》头版标题——“The Times 03/Jan/2009,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刻在了第一个区块上。
【比特币】
狭义的比特币是指一种点对点的、去中心化的、无固定发行方的数字货币。
广义(真正)的比特币指的是比特币的本质——一种协议,即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
大部分人只知道作为数字货币的比特币,而真正有着深远意义的是作为潜藏协议的比特币,它还有着封装并分发合约的功能。
比特币协议封装了以下四项基本技术:
电子签名:无法伪造,允许一方安全地核实同另一方的交易。
点对点网络:如同BitTorrent和TCP/IP一样,几乎无法被摧毁,无须强大中央机构的维护。
Proof-of-Work(工作量证明):可以防止用户同一份钱花两次,同时还无须中央机构来验证交易是否有效。比特币为矿工设立了奖励机制,他们利用算力强大的计算机,来完成验证交易是否有效的工作。矿工可以从这种活动中获得新的比特币作为奖励,任何有足够算力的人都可以参与挖矿,并获得奖励。
分布式总账本(即狭义的区块链):在每一个比特币钱包中,你都能查到整个比特币系统的每一笔交易记录。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去检验某项交易是否发生过。
【区块链】
狭义的区块链:分布式(总)账本。一种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广义的区块链:融合了支撑数字货币所具有的各项技术特点的集成技术架构。其核心技术有共识机制(比特币的POW就是其中之一)、分布式记账(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算法、网络协议、隐私保护、智能合约。
说人话。。分布式账本就是如果我们把区块链类比成一个实物账本,那么每个数据区块(block)就相当于这个账本中的一页,每10分钟(对比特币来说)生成一页新的账本,每一页账本上记载着比特币网络这10分钟的交易信息。每个区块之间依据密码学原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链接(chain),形成链状结构,因此得名区块链(block chain)。
每个账户的每笔数额变化都会记录在全网总账本(区块链)上,而且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份完整的账本,每个人都可以独立统计出比特币有史以来每个账号的所有账目,也能计算出任意账号的当前余额。
所有数据公开透明,保障了整个体系的去中心化和每个人的一切知情权。
广义的区块链…鬼话又能写一篇…这里就不展开了。
媒体报道中基本上“比特币”就是当成数字货币来看,而区块链则大多为广义区块链,跟XX公司、XX行业结合啦应用啦,仿佛区块链就是比比特币正义很多,能一下子跨入高级时代一样。
区块链的思想和技术或许真的是革命性的,但媒体们的风声总是看脸色的,打着这个技术幌子的骗子也很多,要小心啊。
最后,一起见证这些的成长,并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区块链与新经济》高航、俞学劢、王毛路编著
《区块链行业研究报告》参照系查询平台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标准:区块链参考架构》
《区块链技术安全讨论》
PS.
链圈的多半有技术有研究并觉得币圈的大都是投机客韭菜民
币圈的带着凡人气动不动喊归零归零梭哈梭哈又可爱又有趣
怎么看链圈啊?
春节时期大火的宇宙知名微信群“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社群”热议“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共识”、监管、行业发展等等,再展望区块链将是互联网X.0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币圈评“有些人连半个比特币都没有,现在想着冲进来割韭菜赚钱了…”
PPS.
挖了一些坑我会慢慢填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