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泰美克,怎样完成一次近处的创新

泰美克趣课堂:怎么完成一次近处的创新?

泰美克是一家专注于硬脆材料精密、精细加工,拥有国际订单供货能力和先进技术的全品类石英晶片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泰美克重视人才培养,积极为员工创建圆梦的舞台、成长的平台,营造温暖的泰美克大家庭。欢迎怀揣梦想、追求成长、有激情、肯担当的您,和泰美克一起去成人达己。

前段时间,OpenAI投资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发布了一段机器人的视频,在行业内很受关注。视频中的机器人可以跟人类流畅对话,还能部分理解人类的意图,用自然语言给它提一个要求,它就能执行。

听到这,大家可能会说,现在的科技新闻那么多,这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个产品本身,而是它发布的时间。这个演示视频上线,距离OpenAI和Figure开始共创机器人,才刚刚过去了13天,没错,仅仅13天。当然,这个产品肯定不是过去13天里从零开始做出来的。但是按照很多人的猜测,OpenAI还是发挥了相当大的加速作用。

换句话说,当两个高手联手,很可能产生乘数效应。哪怕各自往前走一小步,也会让整个合作成果,往前推进一大步。今天看到的很多厉害的创新,背后都是不同领域的团队,各自往前走一小步,这些小进步叠加在一起,变成了大创新。

今天要关注的,就是这些小步的创新,是怎么发生的。这里要说一个现象,叫邻近可能性。

邻近可能性,这个词最早是由生物学家斯图尔特·考夫曼提出的。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地球上还没有生命的时候,只存在一些基础的分子,比如氨、甲烷、水、二氧化碳、氨基酸和一些其他的简单化合物。“邻近可能性”指的就是,这个阶段,邻近的分子之间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所有的生命都从这个邻近可能性中而来。基础分子们随意简单地碰撞,产生新的化学组合物,其中某些化学组合物再产生新的反应,直到生命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新的组合都会带来更新的组合可能性,从而扩展“邻近可能性”的边界。

其实,这个思路,你在自己的工作中也可以实践起来,假如你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难题,不要苦思冥想等待“啊哈”时刻的到来,给自己找一张桌子,把你能想到的所有可用条件都摆出来,用现有的条件去组合,没准儿解决方案就藏在其中一个组合里。

第二招,搭建一个“液态网络”。

什么叫液态网络?这是史蒂文·约翰逊的一个分类。他认为,网络分成三种,类似于水的三种状态。气态网络里,到处都是混乱和无规则,新的碰撞容易发生,但是也很容易消散,好创意出现以后就会消失。固态网络里,环境太过稳定,这导致改变很难发生。而只有在液态网络里,分子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成新的连接,同时环境相对稳定,不会破坏新生成的结构。这样的网络,更容易去开发邻近可能性,好创意更有可能成为下一次创新的基础。

简单说,就是你的创新氛围,不能没有秩序,也不能太有秩序,需要一点适当的随机性。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凯文·邓巴专门研究过,科学家是怎样做出研究成果的。邓巴发现,那种不经意间的顿悟,其实很少出现,大部分重大科研发现,都出现在实验室里的科研讨论会上。你看,讨论会,这就是一个既有起码的秩序,但又相对自由的环境。

这样的讨论环境里,信息发散,但结构稳定,信息的新组合更容易留存。一名成员的分析成果,可以成为另一名成员的依据,层层推进后,整个研究都会受益,从而更有可能取得重大进展。

好,刚才说的是,三个抓住邻近可能的方法。分别是,把所有的资源摆在台面上,搭建带有随机性的沟通网络,以及,建立关联性思维。最后,回到咱们自己,你看,“广而不精”,未必是什么坏事。借用畅销书作家威廉·庞德斯通的话说,“狐狸式的广博胜过刺猬式的专精,存储在你脑袋里的广博知识就是一把解锁云端的钥匙”。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0RQSK6oG9-dYkpQrjdGX0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