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去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
可见建设无忧网络消费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而网络消费中
最大的问题就是个人信息的安全
因为总有不怀好意的人
想要套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觊觎小伙伴们的个人财产
维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已成为消费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面小京就要给出“武林秘籍”
让小伙伴们练就神功轻松破解骗子的套路
促销优惠活动需谨慎,谨防信息泄露
01
情景再现
李女士参加街边的促销活动
按照要求用指定APP进行付款
然而在完成支付后
她的网银账号和密码被泄露
网络支付失去安全保证
02
情景分析
犯罪分子以让利优惠为诱饵,以指定APP为媒介。当消费者通过APP付款,输入了个人账户的信息后,犯罪分子便因此得知消费者的账号和密码,最后再通过网络转账,将消费者账户中的财产进行转移。
03
小京提示
1、对于优惠力度强的活动保持警惕,以防不法分子利用人的占便宜心理进行诈骗;
2、切勿安装未经安全防护软件认证的APP,谨防手机被植入病毒;
3、不在陌生且没有经过认证的APP上输入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账户及密码,保护个人财产的安全。
微信二次实名认证,实则窃取个人信息
关注支付安全,慎设账户密码
01
情景再现
某日,李先生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交易信息
得知账户发生多笔大额交易
但自己没有进行过任何操作
最后在银行人员的核实下发现
账户发生了盗刷的情况
02
情景分析
黑客选择防护能力较弱的网站进行攻击,获取用户的账户和密码等信息,如果用户的支付账户设置了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那么就极易发生被盗用的情况。
03
小京提示
1.妥善保管个人财产,涉及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不要随意透露给他人或在不明网站上填写;
2.最好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合理的单笔与单日交易限额,防止发生大额盗刷的情况;
3.开通短信提醒服务,可及时掌握账户动态信息,避免发生连续盗刷的情况。
免费WIFI恐是陷阱,谨防信息泄露
01
情景再现
市民张先生在连接了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后
短短两天,网银被盗刷69次之多
手机却没有接收到消费短信
钱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了
02
情景分析
张先生连接免费WIFI后,不法分子截取了手机信息进行组合,包括手机银行账号和支付密码等。在得到此类信息后,不法分子便可完成转账等操作。
03
小京提示
1、不要在公共网络下操作网银,黑客可以通过免费WIFI获取用户网银相关信息完成盗刷等操作;
2、将WIFI设置成手动连接,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连接上莫名的WIFI,掉入黑客的圈套,同时记得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3、来源不明的WIFI一定不要连接,设置钓鱼WIFI陷阱的黑客利用的是用户想要免费蹭网的心理,切忌因小失大。
小京已经将武林秘籍都已经交给你们了
不过别急
还有几个技巧需要交给你们
1.安全用卡习惯需养成;
2.谨慎设置每日最高网络消费限额;
3.签约短信通知服务;
4.不同网络支付账户设置不同密码;
5.网络支付设备需定期查杀病毒;
6.勿点击不明网站,请在正规网站上登录;
7.网络支付的动态校验码等关键信息勿泄露。
小京的3.15个人信息安全课堂就到此结束了
望小伙伴们识破诈骗分子真面目
保护好个人信息
让不法分子无机可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