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共和国血脉”中国科技馆展出,带领观众重温大庆精神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技馆将陆续推出“星耀中国 科创未来”系列展览。5月30日,首套展览“共和国血脉”开展,通过21个图文故事、10余件互动展品、10余件实物展示,带领观众重温大庆精神,倾听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故事。

“今年是大庆油田发现65周年、‘工业学大庆’号召提出60周年、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李四光诞辰135周年,所以我们策划了这么一个展览,反映我国石油能源格局建设和发展的历程。”科技馆展览设计中心副主任陈明晖说。展览围绕“我为祖国找石油”和“我为祖国献石油”两个维度,分为“荒原探寻”“石破天惊”“会战奠基”“创新发展”四个主题展区。

展览的一大亮点是互动展品。陈明晖以入口处的一个互动游戏为例,屏幕上显示着指甲油、口红、纸杯、染发剂等生活常见用品,观众需要在屏幕上选择出其中的石油衍生制品。看似简单的游戏,却很少有观众能完全答对。“这样的一个热身,让观众感觉到,石油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沿着展线前行,一组醒目的数字更是将石油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阐释得淋漓尽致:人一生要“吃”掉石油551千克,“穿”掉石油290千克,“行”掉石油3838千克,“住”掉石油3790千克。“吃穿住行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石油的衍生品。”

展览也厘清了人们关于石油的很多误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石油是黑褐色的黏稠液体,其实不同产区的石油的颜色并不相同。展览特别展示了来自4个不同产区的石油样品,淡黄色、黄色、墨色、黑褐色,颜色对比一目了然。

石油发现和开采背后的感人故事也在展厅中得到了呈现。1928年,李四光从国外杂志上看到了一篇中国是贫油国的报道,于是写了《燃料的问题》发表在《现代评论》杂志上,对此进行了驳斥。这篇文章也出现在了展厅里。王进喜和工人们靠“人拉肩扛”组装钻机、破冰取水的故事也吸引观众久久驻留、细细品读。

展览在科技馆短期展厅展出至国庆节,观众可免费参观。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Kz1ayofkqxbZyr8tqNU828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