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腾讯元宝,能成为大模型的微信吗?

作者|陶然 编辑|魏晓

大模型发布之初就慢了半拍的腾讯,终于下场做App了。

5月30日上午,依托腾讯混元大模型打造的AI应用“腾讯元宝”正式对外发布。从小程序到App,由千亿迭代至万亿参数,并升级为MoE结构的混元大模型,终于有了和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类似的独立入口。

官方介绍称,该应用包含 AI 搜索、AI 总结、AI 写作等数个核心能力,能一次性解析多个微信公众号链接及网址,并可阅读处理PDF、Word、txt 等多种类型的文件。

近半年行业卷上天的超长文本处理,也在射程氛围之内。

不过,比起独立入口、常见功能,腾讯元宝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或许来自它“并不独立”的一点——它出自腾讯,微信也出自腾讯。

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腾讯元宝能够在运行中接入微信搜一搜、搜狗搜索等搜索引擎,直接检索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池,并通过AI搜索增强,对用户提出的问题给出比传统模式更高效的解答。

从微信小程序中的混元助手,到深度融合软件生态的元宝App,腾讯的AI超级应用,要来了?

专注C端

发布会一开场,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先diss了一圈友商:三天两头刷榜,但用户其实觉得不重要,也并不在意。

所以腾讯不关注、不盯着那些榜单。

在测评数据和用户体验上,腾讯淡化前者,把关注点放在了后者。

和前段时间蓝媒君关注到的月之暗面Kimi、百川智能百小应类似,腾讯元宝App,目前也定位在一款面向消费端的AI应用。

并且,(暂时还)免费。

说回内容:微信毕竟是国民级应用,订阅号推送和大数据匹配的公众号推荐,可以说是目前最主流也是最有价值的信息渠道之一。融合了微信内容的腾讯元宝,在获取信息等方面,对比竞品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独家渠道”。

这种独一份的一手内容,价值高且不可替代。

背靠腾讯应用生态,元宝确实有种“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之感。据称,元宝后续还会与QQ、王者荣耀等更多用户量同样庞大的软件联动。

拿近期科技圈的热点简单测试一下:百川智能上周发布了自家大模型App,公司CEO王小川还锐评了一下行业内价格战的利与弊;比亚迪发布了新一代DM技术,热效率和亏电油耗捅穿行业天花板。

当提问“王小川近期动态”后,腾讯元宝自动分类并分别按日期汇总了和这位公司CEO有关的“公开演讲”、“产品发布”和“行业讨论”;关于比亚迪DM技术的回答则分别列出了技术特点和行业影响。

分出的类别没什么硬伤,各个事件的日期对应也完全正确,不过最有“腾讯特色”的还是在回答完毕之后,AI会自动关联与问题相关的公众号稿件进行推送,这对于蓝媒君和同行来说无疑是福音。

BAT的其余两家,甚至范围扩大到整个互联网行业,在内容生态方面暂时都找不到一个能与微信抗衡的产品。信息源和流量池这一块,可以说元宝已经帮腾讯大模型建立起了独一份的护城河。

或许独家的内容,有机会成为腾讯元宝晋升AI超级应用的那个变量。

根据官方介绍,腾讯元宝在设上针对信息获取、处理和生产三大效率场景核心需求均进行了产品化探索。其背后作为技术底座、持续迭代的腾讯混元大模型,目前已经接入了公司内部超过600个业务及场景。

未来,还会更多。

腾讯:我全都要

不过,既然是鹅厂出品,那必然不能只谈生产力工具——生活只有微信和上班怎么行呢。

玩,还是要玩的。

除了结合微信等相关软件生态的AI搜索、写作和长文本总结之外,腾讯在自家这款AI应用中,一并塞入了大量带有娱乐标签的AI功能。

比如百变AI头像、口语陪练、AI翻译,甚至能免费克隆,创建一位个人专属智能体。

可以说,作为大模型App领域的后来者,腾讯的后发优势完整体现在App的“发现”这一栏:图像、音频等多模态,各种AI创意设计,指定内容风格文案助手,说是目前AI玩法的全家桶都不为过。

当然,类似的AI功能整合实际上在文心一言、讯飞星火和通义千问等几款头部App中也早已上架,腾讯的加入意味着用户的AI全家桶应用又多了一个选择,但仅看这些附加功能,本质上难说具体某一位有多特别。

毕竟,大家都有,都很全。

这些使用频率不及主要功能(问答、写作)高,但因为同行都有似乎也应该上架的功能,实际上牵扯出来一个大模型赛道的小问题:很多娱乐性AI应用,现阶段并没有过高的技术门槛或者所谓护城河,一家公司挖出了一个新玩法,同行看到后很快就可以跟进,但一来必然会产生额外的投入,二来当大家都做完发现没人能真正拉开差距。

除非是像当初的Sora对比其他文生图、文生视频那种看不见尾灯的存在。

不过至少,在成本压力还没到特别大、仍在早期投入阶段的公司和项目组来说,功能的同质化和缺乏护城河,可能暂时还是一个小问题。

况且,腾讯元宝坐拥微信内容生态,对比其他仅整合优化互联网信息源的大模型来说,已经算一道高墙。

唯一实实在在的困惑,恐怕还是在于尝试了如此多C端闲杂功能之后,仍未发现多一项能真正留住用户、能产生稳定付费用户的玩法。

大模型时代的创意并不稀缺,但哪些是有价值的创意,尚未明晰。仅一个微信内容或者说腾讯软件生态,还不足以成为胜负手。

Lanmeih/今日话题

如何评价比亚迪的第五代DM技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j5vyMulGLIPKa7TjV2Pxaf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