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移动互联网内容空间化的计算终端:XREAL Beam Pro

XREAL5月30日发布了一款新品:Beam Pro。简单说,这是一款AR眼镜的“最佳拍档”。无论是拍摄、观看还是交互,Beam Pro都提供了AR眼镜所需的最佳硬件和软件组合。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大类AR产品,一类是一体机,一类是分体机。一体机就是将算力、操控、存储、连接和显示等功能集成一体的产品,而分体机通常在眼镜部分只搭载显示功能,而将算力、操控、存储、连接功能由连接眼镜的“盒子”来完成。由于分体机的眼镜更加轻便美观,因此普通消费者大多选择更加便携的分体机。

而Beam Pro就是XREAL新推出的一款 “空间计算终端”,他在功能上非常明显地区别于市场上大部分盒子产品,更像一个真正意义的智能手机,在发布会上,XREAL CEO徐驰重点介绍了它的拍摄、观看和交互三大核心能力。

比iPhone更专攻的3D拍摄功能

Beam Pro支持3D照片和3D视频的拍摄。3D拍摄的原理是通过两个规格一致的摄像头模拟人眼,拍摄并输出具有视差的两幅图像。为了获得最佳的3D观看效果,除了要求双摄像头的硬件规格一致外,摄像头的间距(即基线)也要尽量接近人眼间距。

目前市场上仅有两款支持3D拍摄的手机:苹果iPhone 15 Pro系列(7999元起)和VIVO X100 Ultra(6499元起)。但为了符合既有的手机外形及功能要求,这两款手机在用于3D拍摄的双摄像头上都不得不做了“阉割”。无论是苹果还是VIVO,双摄规格都不一致,如苹果采用一颗主摄和一颗广角。此外,它们的摄像头间距仅为19.2~25毫米左右,远小于人眼间距,导致拍摄出的3D图像视差较小,立体感不强。

相比之下,Beam Pro专门为3D拍摄设计了两颗完全一致的摄像头,均为5000万像素,且间距达到了50毫米,更加接近人眼间距。

下图是iPhone 15 Pro和Beam Pro的拍摄效果对比。左右两图中物体间距的差异代表视差的大小,差异越大,用AR眼镜观看时的3D立体感就越强。可以明显看出,Beam Pro拍摄的老虎和蜘蛛侠公仔间差异明显大于苹果,实际用AR眼镜观看时,Beam Pro拍摄的3D内容也会更加立体生动,带来更优秀的3D体验。

除此之外,iPhone最多只支持30Hz的3D视频拍摄,而Beam Pro则可以支持高达60Hz的帧率。其实,相比观看2D视频,在观看3D视频时,人脑对帧率会更加敏感。如果3D对象处于运动状态,观看30Hz的图像就很容易导致用户头晕。相比起来,Beam Pro拍摄3D视频,不仅画质会更有优势,也能让用户的观感更加舒适。

▲60Hz相比30Hz不仅更加清晰,而且观看更舒适,图源:malikeov.shop

比连接手机更舒适的观看体验。

无论是iOS还是安卓系统,当前手机上都有海量的应用,但遗憾的是,这些应用虽然可以通过投屏的方式显示在AR眼镜上,但观看体验并不总是理想。

AR眼镜观看手机应用体验不佳第一个原因很简单:手机上的APP设计目标是用于6至7英寸的竖屏手机,而AR用户看到的则是一块等效130英寸的横向大屏。这种尺寸和方向的不匹配导致了投屏显示的应用在AR眼镜上看起来并不舒服。

为了提升AR眼镜的观看体验,XREAL开发了一套专为“空间计算”设计的操作系统,名nebulaOS。在nebulaOS下,手机应用将以最适合AR眼镜观看的UI呈现。例如,长视频应用、浏览器、播放器和办公软件等应用在手机上通常是竖屏显示。如果直接将此类应用不加改造地投影在AR眼镜中,用户体验会大打折扣。nebulaOS通过将此类应用的UI“迁移”为横屏模式,大大提升了AR眼镜的用户体验。

【插图,届时使用nebula OS的】

在此基础上,部分应用基于nebulaOS进行了更深入的改造,例如爱奇艺AR、移动云VR以及XREAL自带的部分APP。这些应用不仅适配了横屏显示,还进一步改造为输出双目视差图像,也就是说,AR用户能够看到具有3D效果的UI,从而获得更好的AR体验。

AR眼镜观看手机应用体验不佳的第二个原因与人类观察世界的习惯有关。人类的大脑习惯于“看到”固定在空间的特定位置物体,如果人看到的物体随视线移动,大脑会判定为身体机能出现障碍,从而通过制造“眩晕”感发出“警告”。 因此,在移动或震动的情况下通过AR观看到随视线移动的内容,容易导致眩晕和恶心。

Beam Pro搭载的nebulaOS不仅对应用进行了深入改造,还为AR眼镜带来了3DoF随身悬停功能。该功能可以将虚拟物体“固定”在空间中的特定位置,从而有效消除了这种由于大脑判定错误而产生的眩晕感。

比Vision Pro上手门槛更低的交互方式

苹果的Vision Pro构建了一套基于眼动追踪和手势识别的复杂交互模式。这种交互模式虽然解决了对手柄的依赖问题,但也带来了上手门槛高的难题。

首先,这种“高门槛”在需要精细化输入的场景中表现尤为明显,最常见的就是打字。由于没有“反馈”,打字输入速度慢的问题在所有使用手柄或手势识别的AR/VR设备中都普遍存在。而Beam Pro自带屏幕,当用户需要输入文字时,可以直接像操作手机一样输入,从而大大提升了输入效率和准确性。

▲用户在苹果Vision Pro的虚拟键盘上打字,图源:苹果

其次,Vision Pro的交互方式还存在“校准”难题。由于完全依赖眼动追踪和手势识别,每个用户在使用设备前都需要进行复杂的校准过程。一旦更换使用者,这个校准过程就需要重新进行。对于一些眼睛近视度数高、有散光或者双眼度数差异较大的用户,校准失败也非常常见。

▲苹果Vision Pro的手势及眼动追踪校准界面,图源:苹果

相比之下,Beam Pro则不需要进行这样的校准。用户可以直接将其当做手柄使用,也能当做空间鼠标或键盘来使用。这种直观、熟悉的操作方式大大降低了上手门槛,使得用户能够更快地进入AR体验,而无需经历繁琐的校准过程。

以上三点是现场用户体验产品后挖掘出的Beam Pro的核心特点。总的来说,Beam Pro主要适合以下三类人群:

随身记录3D影像:Beam Pro配备了两颗完全一致的5000万像素摄像头,间距接近人眼间距,记录的内容更加立体,观看更加舒适。

随身观影与游戏:通过nebulaOS的优化,Beam Pro能够将手机应用的UI迁移为适合AR眼镜的横屏模式,并提供3DoF随身悬停功能,大大提升了观影和游戏体验。

随身办公:支持鼠标和空鼠交互,以及多窗口操作,解决了随身轻办公的输入难题。

相比手机,AR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更需要一款价格亲民且上手门槛更低的AR产品。看上去,XREAL的Beam Pro作为AR眼镜的“最佳拍档”,为普通消费者体验AR甚至爱上AR,开辟了一条新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9ztR_19XKYAwE_V_BUY7ue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