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助力智慧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成都智算中心即将与重庆实现算力互通互用

去年成都大运会期间,基于AI技术的短临降水预测模型“蓉城·夔牛”惊艳亮相,它能够实现成都区域未来0-2小时短临降雨预测。这背后,是看不见的算力在支撑。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的基石。成都如何打好“算力”这张牌?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和重庆还将有哪些算力领域的合作?近日,红星新闻记者跟随“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来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成都智算中心,实地探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

▲成都智算中心

天气预报更快、更细、更准

分辨率能精细到方圆1公里范围

走进成都智算中心的数据机房,只见“嗡嗡”作响的机柜服务器正在昼夜运转,为全国范围内的不少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公共算力服务。

“作为‘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样板工程,成都智算中心采用Atlas 900 AI集群,首期即提供300 PFLOPS的算力,也就是每秒进行30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运算。”成都智算中心市场开发部副部长梁爽介绍,“这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除了提供公共算力服务,成都智算中心还展开了科研创新孵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针对人工智能前沿课题进行研究。成都大运会期间火出圈的新一代短临气象预报基础模型“蓉城·夔牛”就是其中之一。

在过去,天气预报往往只能预测局部地区是否有雨,但无法预测降水的具体范围及时间。“在‘蓉城·夔牛’的加持下,更快、更细、更准的天气预报成为可能——城市能实现短临预报更新频次缩短到6分钟,分辨率精细到方圆1公里的范围内。”梁爽表示,同时,“蓉城·夔牛”在防灾减灾、能源、制造、交通等领域还具备优势,“下一步,‘蓉城·夔牛’将在温度、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领域继续探索,发挥出气象服务的重要作用。”

▲成都智算中心机房

与重庆搭建算力调度平台

助力智慧城市管理、智能制造等

成渝是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节点,成都智算中心的辐射范围不仅仅是本地。未来,在算力领域,成渝两地还将展开哪些合作?

“在技术上,我们将与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搭建算力调度平台,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将初步实现算力打通和互相调用。”梁爽告诉记者,在互通的基础上,算力调度平台可以轻松实现任务分配的功能,确保各项计算任务能够合理分配到成渝两地的算力资源上,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同时还能通过平台实时监控算力资源的使用情况,保障算力服务的高可用性,“另一方面,平台还能提供严密的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

这也为拓展算力场景应用奠定了基础。“调度平台的搭建,将助力智慧城市管理,如交通流量分析、环境监测等;推动智能制造,如工艺优化、质量控制等;同时还可以促进远程医疗服务,如医学影像分析、基因测序数据分析等。”梁爽表示,成渝两地的合作,不仅体现了算力调度的高效性,也充分展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算力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方面的先进性。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图据受访者

编辑 于曼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Ib9LWZqnh_iy4lc-oR9Ict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