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四川大学 彭强教授 Angew:通过减少链缠结改善聚合物给体和聚合物受体的相溶性,实现18.64%效率的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近年来,随着聚合小分子受体(PSMA)的出现,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聚合物给体(PDs)和聚合物受体(PAs)的强链缠结降低了所产生的聚合物混合物的混溶性,使得优化混合物形态变得十分困难。在此,我们设计了三种PAs,即PBTPICm-BDD、PBTPICγ-BDD和PBTPICF-BDD,巧妙地利用BDD单元作为聚合单元,与不同的Y型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NF-SMA)进行共聚,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变形,使聚合物体系具有足够的内部空间,减少聚合物链的缠结。这种效应增加了PD穿插到受体材料中的机会,从而提高了PD和PA之间的溶解度。PBTPICγ-BDD和PBTPICF-BDD与PBQx-TCl的混溶性更好,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优化形态。因此,PBQx-TCl:PBTPICγ-BDD和PBQx-TCl:PBTPICF-BDD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分别达到了17.50%和17.17%。在PBQx-TCl:PBTPICγ-BDD混合物中加入第三种成分PYF-T-o,进一步扩大了吸收光谱的覆盖范围,并对混合物的微观结构形态进行了微调,最终实现了18.64%的显著PCE。

图文简介

a )本工作设计的聚合物受体的化学结构;b )本工作设计的聚合物受体的合成路线;c ) PBTPICm-BDD、PBTPICγ-BDD和PBTPICF-BDD在氯仿溶液中的UV-vis-NIR吸收光谱;d )相关材料纯净薄膜的归一化UV-vis-NIR吸收光谱;e )本工作使用的PBQx-TCl和聚合物受体的能级图。

a )在B3LYP/631G( d、p)水平上,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优化了PBTPICγ-BDD和PBTPICF-BDD的分子结构。b )本工作中使用的PBQx-TCl和聚合物受体的表面能测量。

a )二元共混器件的J-V曲线和( b ) EQE曲线;c )含有不同含量PYF-T-o的三元共混器件的J-V曲线和( d ) EQE曲线。

a-c )激发波长为780 nm的二元和三元共混器件的瞬态吸收光谱;d )在530 nm处探测二元和三元共混器件的衰减动力学;e )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Jph与Veff;f )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Jsc与Plight图;g )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Voc与Plight图;h )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归一化TPV和i ) TPC衰减。

共混薄膜的AFM图像和PiFM图像

论文信息

通讯作者:Qiang Peng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IhD14oLP52ItyFHBoztTn8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