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升级“智慧大脑” 拓宽“空中丝路”

鸟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运停机坪。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 摄

本报讯(记者 杨凌 赵同增)6月13日,一架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的全货机满载货物,再一次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停机坪起飞,呼啸着从中原飞往欧洲。这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日益繁忙、“驼铃”声欢的美好景象。

“目前,卢货航在郑州机场常态化运营8条洲际货运航线,航线覆盖欧洲、美洲、亚洲等区域。”中豫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建民说,郑州机场坚持“货运为先、国际为先、以干为先”发展战略,积极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自主开发航空电子货运平台,用数字化不断升级“智慧大脑”,更好地为“空中丝绸之路”保驾护航。

“智慧大脑”有多厉害?

来到郑州机场北货运站,这里有着全国首个“AGV智能应用工程”项目,40台无人叉车按照后台指令,井然有序地把货物分别送往214个3层货架的1284个标准储位,即便是1吨重的货物搬起来也轻轻松松。更令人叫绝的是,新能源无人叉车采用换电模式,当电量不足时,可自行前往换电站,自己更换电池,可谓“心灵手巧”。

指着上方一个个摄像头,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信息应用部经理车骋告诉记者,那是AI算法摄像头,可以对拍到的画面进行分析,自动计算库区剩余容积、卸货区剩余车位等,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再加上普遍安装应用的各类传感器,联合作业、共同发力,货运站实现“耳聪目明”。

除了让货运站“心灵手巧”“耳聪目明”,“智慧大脑”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多。打破“数据孤岛”,促进航空物流全链条数据联通、标准统一,目前应用企业有260家,基本涵盖了全部在郑州机场运营的航空物流企业,平均每年可节省纸质单证超100万份,提升数据传输时效20%以上。2023年,航空电子货运项目入选国家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智慧大脑”得到民航业内的高度认可,郑州机场形成了空陆网一体化的产业链保通保供新实践、新方案,在民航系统各项创新工作中,已经进入了机场行业的第一方阵。

“智慧大脑”不断升级,郑州机场逐步培育形成网络覆盖性、通关便利性、设施完备性、操作高效性、集疏运营体系协同性、智慧物流与模式创新领先性六大核心优势,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实现由“串点连线”向“组网成面”转变,架起了河南联通世界的空中桥梁。截至2023年年底,在郑州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30家,开通货运航线49条,通航30个国家、61座城市,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

柳建民表示,将用好“智慧大脑”,锚定高质量发展,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加快提升壮大郑州航空枢纽能级,吸引高端经济要素集聚,推动河南经济转型升级。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PO8Nd2MRdMkf6tWe8acTmO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