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东北地理所在河流CO2排放通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河流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连接着陆地和海洋的动态管道,河流水体的CO2排放及其源汇格局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评估大尺度范围河流水体CO2排放通量的时空变化是目前碳循环领域研究者们所面临得重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环境遥感学科组科研人员以松花江为研究对象,率先建立了河流表层水体CO2分压(pCO2)遥感反演算法,利用哨兵二号时间序列卫星影像实现了松花江表层水体pCO2 10m分辨率的逐年高精度制图,并估算了松花江水-气界面CO2排放通量。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2年松花江表层水体pCO2年际变化较小,多年均值为395 µatm;通过分析2022年pCO2的逐月反演结果,发现在时间尺度上松花江表层水体pCO2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445±125µatm)>秋季(373±58µatm)>春季(351±57µatm)(图1);2016-2022年间松花江水-气界面年均CO2最低排放速率为-4.43±5.76 mmol/m2/d,最高可达8.26±26.92 mmol/m2/d,除2017年松花江为大气碳源外,其余年份皆为大气的弱碳汇。本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评价水体在大气温室气体源汇格局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图1 2022年松花江干流水体pCO2时空分布格局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熊春兰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温志丹项目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374)、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20234)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项目(2023QNXZ01)等共同资助。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4.131074

版权声明

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改!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8Po81tOTBILicEEhivJQAq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