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数智结合 精准控制(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叶传增

【绝活看点】

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陈甲完成了公司动态稳定性控制系统2万多个控制点的升级改造、设计了3000多个控制模块,他还围绕合成氨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升级优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在控制系统防误操作、回路优化、设备国产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获得云南省技术能手、第七届“云岭工匠”等荣誉称号。

清晨,在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装备管理中心,自动控制技术工程师陈甲(见图,李波摄)来到智控中心,对系统进行例行检查。突然,他眉头紧锁,“实时数据库系统存在安全风险,必须隔离系统中的风险隐患。”陈甲拿上笔记本电脑,带着技术员冲进机房……一番紧张的操作后,他长舒一口气:“风险隐患已经隔离完成,之后就可以恢复数据。”

“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自动化程度越高,生产的可靠性和效率就越高。”陈甲说,“每套控制系统分布着数以万计的控制点,只要有一个点位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和效率。”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2008年建成投产的合成氨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的需求。2021年,陈甲率领团队接下控制系统自主升级改造的任务。

风机将空气送入锅炉炉膛助燃,对锅炉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影响很大,因此,要精准控制风机风门的开度。过去,锅炉风机风门开度控制系统需要操作员手动输入角度数值,存在一定的误操作风险,影响生产稳定性。陈甲把控制系统由直接输入数值的方式改成加减数值的方式,且设置每次加减数值的上限,还设置了二次确认功能。这样不仅保障了系统的稳定,还避免了因操作人员失误造成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

系统改造期间,陈甲带领团队成员向一线熟练工人了解情况,总结历年出现误操作的案例,完善控制指标和逻辑,研发“防误操作系统”,历时百天顺利完成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的任务。升级后的控制系统让生产装置运行更加平稳、操作更加精准。

“为什么有些班组能够连续几年工作业绩突出,这里面一定有诀窍。我们能不能把这些诀窍总结出来,通过控制系统把它变成其他班组都可以共享的操作经验呢?”在和大量一线工人交流的过程中,陈甲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将生产中的好经验转换成控制逻辑,提高生产装置的运行效率。

比如,煤气化炉的输煤系统管道经常出现堵塞故障,陈甲和处理故障效率最高的班组交流后得知,疏通管线与13个阀门相关,各班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但因打开阀门的顺序和开度不同,各班疏通的效率和效果差异很大。陈甲选取效果较好的一套操作,将不同场景下开关阀门的顺序与开度编制成自动控制流程,实现了“一键控制”,既简化了操作流程,也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

装置自控率由改造前的78%提升至目前的95%……在陈甲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合成氨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不断改造升级,安全水平和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

工作19年来,陈甲从现场仪表巡检岗位做起,一步步成长为云南省技术能手、第七届“云岭工匠”。“像雕琢玉器一样对待工作,严谨、耐心、专注,这是我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也是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陈甲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9日 06 版)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DWXiD3mi14LlXrsWdWSGW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