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EBSD制样技术在材料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与经验总结--镁合金

近年来,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作为一种晶体微区取向和结构分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微织构表征。装备有EBSD系统和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使得显微形貌、成分和取向分析可以同时进行,极大地方便了材料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

然而,EBSD分析不仅需要深厚的晶体学知识,还对样品的要求非常高,初学者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其制样工艺。此外,不同材质及相同组分不同的材料样品制样对EBSD技术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初学者不能简单地套用他人的制样方法,对于自己的样品,需要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摸索。

一般来说,EBSD制样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线切割、除油、镶样、磨样和抛光(机械抛光和电解抛光)。在制样过程中,磨样、机械抛光和电解抛光是三个关键环节。金鉴实验室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不同材质的样品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金鉴实验室以镁合金为例对磨样和抛光的经验进行了简单总结。

镁合金的EBSD制样

磨样

强调了磨样过程中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这种逐步从粗砂纸到细砂纸的磨削方法有助于逐渐磨平样品表面并准备好进行抛光。

首先清洁砂纸,并在砂纸下面放置一块干净的玻璃片(如果担心玻璃片移动,可以在下面垫一块毛巾)。镁合金的磨样从粗砂纸(800目)开始逐渐磨到细砂纸(3000到5000目)。最初阶段使用800目到1500目的砂纸主要是为了将样品表面磨平,在保证与砂纸完全接触的前提下施加适量力度,但力度必须均匀。磨到1500目到3000目时,需要更加注意力度,应轻轻地以手臂搭在实验台上的力向前方向磨(听到蹭东西的声音而不是闷响),不能来回磨。每次更换砂纸时,需将试样旋转90度后再磨,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上一次磨痕的消除情况,提高消除磨痕的效果。然后用纸巾擦拭样品表面的残留粉末。只有当磨面上只留下单一方向均匀细磨痕及较浅的变形层时,才能进行抛光。

机械抛光

机械抛光步骤与制备金相试样的步骤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在机械抛光后不进行腐蚀,而直接进行电解抛光。进行机械抛光时,先启动抛光机(由于镁合金较软,转速调至300r/min以内),将试样放置在装有抛光布的抛光盘上(抛光布材料通常为丝绸、毛绒或毛呢,使用时直接放在抛光盘上,并用压圈固定,可以适量加水使其与抛光盘连接紧密)。在抛光过程中不断喷洒抛光液(粗抛使用15~0.25μm的金刚石悬浮液,细抛一般使用1μm或者0.25μm的硅乳胶溶液配合金丝绒软布)。

如果使用研磨膏进行抛光,应选择金刚石抛光膏,逐渐从大颗粒到小颗粒进行抛光。每次抛光后要仔细清洗抛光布,以免留下大颗粒形成深的抛痕。抛光过程中,施加的力度必须均匀,使样品表面与抛光布完全接触。完成细抛后,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如果试样表面平整且没有明显深抛痕,可以进行水和酒精抛光,最后用酒精清洗样品,并迅速烘干。

电解抛光

在进行电解抛光之前,关于选择合适的电解液,需要考虑样品的材质、结构和组分。初学者可以参考他人使用过的电解液,观察其电解抛光效果,以便选择适合自己样品的电解液。如果在电解抛光过程中出现表面凹凸不平或只有部分区域出现菊池花样,这可能意味着电解抛光失败,需要调整电压或缩短电解时间。

另外,如果电压不够高或电解时间不够长,也无法得到理想的菊池花样,这时需要提高电压或延长电解时间。因此,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总结,调整电解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找到最适合特定样品的电解抛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表面效果。

通过EBSD制样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初学者在掌握EBSD制样技术过程中需耐心实践和摸索,并结合自己的样品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准确而可靠的结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1dTAOP_iKNGOJsuLro40h-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