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徐琴: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的江苏,过去数十年的高速度增长,主要通过要素的高强度和大规模投入、技术和资本的大规模引进以及模式的大面积复制模仿得以实现。如今,短缺经济时代结束、全球化红利衰减、要素成本剧增,上述大投入、大引进、大模仿的增长路径,对资源的消耗过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却不断式微,对社会发展也难以形成持久的推动力。江苏已经处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拐点,能否顺利跨越这一拐点,关键在于能否尽快突破动力瓶颈、培育新的发展动力、集聚新的发展动能。显然,这需要一系列全方位的“组合拳”,更需要长期的持续推进,而最为迫切与根本的,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更加明确创新驱动的主攻方向,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以此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高质量发展动力

高质量发展动力首先来自于创新。创新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其本质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一切能改进旧方法旧路径旧模式旧理念、创造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新理念,并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突破现有障碍、实现能力提升和福祉增进的活动。依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年以来,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曾连续多年高居全国各省(市)榜首。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7%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5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各项创新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这一方面得益于江苏企业在创新领域的投入高于其它省份,同时也是江苏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逐步落实、“创新40条”政策出台并切实落地,推动作用显著;另一方面,这也与江苏丰富的创新资源密不可分,江苏的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之首,名校名院、大院大所云集,各类人才集聚,总数超过1000万。

然而,就创新的终端产出而言,江苏尚未形成显著优势,投入规模增长快,但产出绩效不突出;有“高原”而无“高峰”,创新氛围尚不浓厚,尚未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分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创新驱动更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创新资源,并专注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制度创新等全方位的综合性创新活动,以创新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因此,应积极发挥创新资源优势,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如果说科技领域的原始创新主要为了突破人类的认知极限,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提供未来科技发展、新兴产业和社会进步的技术支撑,那么,与关键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的各个新兴产业,其最初的出发点常常是为了解决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区块链、基因工程等未来产业,都是基于核心技术与解决现实问题二者的结合点,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为此,需要更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既要加强基础研究,重视原始创新,聚力主攻关键核心技术,同时要积极寻找并着力打造科技研发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链接点,对已有基础研究成果,以应用为导向进行深度开发,以此打造科技创新高峰,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未来的新兴产业。

锁定前沿科技与民生需求结合点,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产业创新,既是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科技创新得以持续的内在激励机制。江苏的产业创新,曾经在新能源领域取得过不俗业绩。但在近年来的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区块链、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相结合的领域,跟进、抢位不够,尚未形成强大的新兴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等一批前沿科技,可能为科教资源丰富的江苏提供又一波产业创新机遇,应给予特别关注。

人工智能技术是继信息技术之后,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最具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类“+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产业,将会蓬勃发展,无疑将成为主导性、引领性的未来产业。正因为如此,2017年7月,国务院专门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未来中国人工智能研发以及产业发展提出了清晰的规划和推进思路。

具体而言,要锁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民生需求的结合点,打造未来产业集群,以未来产业集群支持持续的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立足于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痛点问题,同时基于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进行“靶向治疗”式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在未来庞大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中,要提前布局,力求在与民生相关的各个主要细分领域中,特别是教育、医疗和养老三大领域形成突出优势和科技与产业高峰。这是当前以及今后最为迫切的民生需求,也是未来最大的内需增长点,是人工智能进入民用的三大典型领域。在教育、医疗和养老三大领域具有产业价值的创新,将最为有效地激活庞大的内需市场。在这些民生领域加快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不仅将创造极为广阔的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更是造福千家万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

此外,量子通信、基因工程、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也将源源不断地为产业创新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在这些领域中快速跟进、及时抢位、形成优势,将会激发并集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强化高质量发展动力

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多元主体协力创新氛围,激发多元主体的创新活力,是创新驱动得以持续推进并据此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的关键。

多元主体协力创新氛围的营造,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吸引人才、促进人才集聚、推动人才成长、释放人才创新激情的政策体系。深圳近年来的创新能力不断攀升,其创新能力、发展动力与活力已经步入了互相激发的活跃期和高产出期,这当中人才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到2016年底,深圳市拥有专业技术技能人才45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8%;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1%,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深圳市的人才政策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士后“人才战略储备库”政策和全面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前者为深圳储备了大批高端人才,后者为人才的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甚至高考提供了十分贴心的政策,对人才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江苏近年来已经出台了若干人才政策,其中,2016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即科技创新“40条”政策)力度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在营造多元主体协力创新氛围方面,有诸多突破。目前,体制内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集聚了最多的科技人才,却由于体制内的身份特征,难以进入创新创业的一线。因此,需要以更大力度鼓励体制内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另外,对于企业的创新支持政策,也需进行调整。应从重投入逐步转向投入与产出并重,更加注重产出;从重行政考核转向重市场评价,更加注重市场评价。过去一些创新支持政策,通常以少量转型引导资金的形式给予企业,其基本流程一般是,政府设立创新引导资金、企业争相申报立项、政府进行督促评比、企业忙于应付检查验收,以至于政府总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但企业方面,有时难以感受到较大的支持效果,甚至还投放大量资源用于项目申报与应付检查。因此,应建立真正促进创新的政策体系,让企业家专注于研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

作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徐琴研究员

文章来源:《群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21B16EU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