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月球背面,曾发现巨型花岗岩岩体,宽度50公里深度6公里

在宇宙中,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人类无尽的遐想与探索欲望。由于月球已被地球“潮汐锁定”,其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这一特殊的天文现象导致地球上的我们始终只能目睹月球的同一面,而月球背面的真实景象则长期隐藏在神秘的面纱之后。然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赋予了人类突破这一限制的能力,凭借各式各样的无人探测器,我们得以“绕”到月球背面,开启一段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

在一项发表于权威杂志《自然》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利用环绕月球运行的探测器,在月球背面一个被命名为“康普顿-贝尔科维奇”(Compton–Belkovich)的区域,有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发现——一个神秘的巨型花岗岩岩体。探测数据清晰地表明,这个岩体宽约 50 公里,深度约达 6 公里。然而,其形成原因却如同一团迷雾,笼罩在科学的视野之中。

要深入探究这一神秘岩体的形成之谜,我们有必要先对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建立起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花岗岩,作为地球上常见的岩浆岩之一,主要由以硅、铝为主要元素的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构成,同时还包含少量以铁镁为主要元素的云母与角闪石。顾名思义,岩浆岩乃是岩浆冷却凝固后所形成的岩石,而形成花岗岩的岩浆则具有其独特性。它实际上是由另一种被称为玄武岩的岩石在特定条件下部分熔融后所产生。

与花岗岩相比,玄武岩具有更高的密度。尽管两者在成分上存在一定的重叠,但玄武岩含有更多铁镁质含量高的矿物,如辉石、橄榄石等。由于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熔点,随着温度的上升,玄武岩中首先熔化的是硅铝含量较高且熔点较低的矿物,随后才是铁镁质含量高且熔点较高的矿物。

这意味着,在恰当的温度条件下,玄武岩会发生部分熔融,而由此产生的岩浆,其硅铝含量会相应升高,铁镁含量则会降低。当这种经过特殊变化的岩浆冷却之后,便有可能形成花岗岩。

玄武岩本身也是一种岩浆岩,值得注意的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岩石星球均拥有玄武质的地壳。这一现象并不难理解,毕竟太阳系中的主要天体皆形成于一片广袤的原始星云。在这些岩石星球的形成初期,经历了无数次物质的碰撞与吸积过程,由此产生的巨大热量足以使整个星球处于熔融状态。当星球表面富含铁镁的岩浆之海逐渐冷却,玄武质地壳便应运而生。

也就是说,包括月球在内的太阳系中已知的所有岩石星球,在理论上都具备了形成花岗岩的物质基础。然而,过去的探测数据却清晰地显示,花岗岩在地球上广泛分布,而在其他的岩石星球上,包括月球,却几乎难觅其踪迹。

这究竟是何原因呢?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拥有两个其他岩石星球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分别是:板块构造运动和星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水。

简而言之,地球的岩石圈并非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是被划分成了若干个板块。在地球内部物质活动的驱动下,这些板块持续不断地运动,这一现象被称为板块构造运动。在此过程中,板块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时而还会出现一个板块向另一个板块的下方俯冲。

由于地球内部的温度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当一个玄武质的板块发生俯冲时,其所处的环境温度将持续攀升。于是,其中硅铝含量较高且熔点较低的矿物便会率先熔化,进而形成富含硅铝的岩浆,而这些岩浆正是花岗岩的“前身”。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地球表面的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水一旦融入岩石之中,能够显著降低岩石的熔点,促使其发生熔化。此外,水还能够大幅增加岩浆的流动性,使其更容易上升至浅部地壳,进而为花岗岩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板块俯冲的过程中,若没有水的参与,花岗岩的形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表面既有广袤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洋。我们将地球表面陆地区域的地壳称为“陆壳”,将海洋区域的地壳称为“洋壳”。

科学家们在过去的深入研究中早已发现,地球的“陆壳”普遍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年龄”至少都有 10 亿年,其中最古老的部分甚至可以追溯至 40 亿年前。而“洋壳”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普遍非常“年轻”,其“年龄”均未超过 2 亿年。更为重要的是,花岗岩是构成“陆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而“洋壳”则大不相同,它主要由斜长石和铁镁质含量高的辉石和橄榄石等暗色矿物构成,在岩石类型上主要表现为玄武岩。科学家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显著的差异,实际上正是因为地球的“洋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由于板块构造运动的作用,不断地俯冲到“陆壳”之下,进而使得“陆壳”中的花岗岩不断增加,同时也让“陆壳”能够长期得以保存。

所以说,一颗星球若要大量形成花岗岩,似乎必须同时具备“板块构造运动”和“星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水”这两个关键条件。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月球并不满足这两个条件。但此次在月球背面发现的这个宽度高达 50 公里的巨型花岗岩岩体,却让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巨型花岗岩岩体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确。不过,一个合理的推测是,月球或许存在着某种尚未被我们所认知的独特花岗岩形成机制。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我们满怀期待,相信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终将能够揭开这个神秘岩体背后的成因之谜。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地球的板块构造运动及其与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板块构造运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岩石板块位移,它涉及到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地幔物质的流动以及岩石圈的破裂和重组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地球内部的高温导致地幔物质产生对流,这种对流运动推动着岩石圈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当板块相互碰撞时,会形成山脉、海沟和火山等地质现象。在俯冲带,一个板块向下插入另一个板块下方,进入地球深部,这里的高温和高压环境导致岩石发生相变和部分熔融。

而水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岩石圈,例如通过海洋地壳的裂缝渗透,或者在俯冲过程中随着板块带入深部。水的存在降低了岩石的熔点,使得原本在高温高压下难以熔化的岩石变得容易熔融。这不仅促进了岩浆的生成,还改变了岩浆的成分和物理性质。

岩浆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矿物质的结晶和分离。在岩浆上升的过程中,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不同的矿物质会按照其结晶顺序逐渐析出,从而影响最终形成的岩石类型。对于花岗岩的形成,特定的岩浆成分和演化路径是关键因素。

相比之下,月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过程与地球有很大的不同。月球的体积较小,内部热量散失较快,可能无法维持长期而活跃的内部对流和板块运动。此外,月球表面的水含量极低,这也限制了其岩石的熔融和演化过程。

那么,对于月球背面的这个巨型花岗岩岩体,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假设和推测。一种可能是,这个岩体并非通过与地球类似的板块俯冲和水参与的过程形成的。也许在月球的早期历史中,存在着特殊的热事件或局部的高温环境,导致了玄武岩的异常熔融和花岗岩的形成。

另一种可能性是,月球可能曾经拥有比我们目前所认知更多的水或其他挥发性成分。这些成分在特定的地质时期和环境中发挥了类似于地球上水的作用,促进了花岗岩的形成。

为了验证这些假设,需要对月球进行更深入和全面的探测和研究。未来的任务可能包括获取更多的岩石样本、进行更详细的地质测绘以及利用更先进的遥感技术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探测。

同时,对太阳系中其他岩石星球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比较不同星球的地质特征、成分和演化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和月球的特殊性,以及行星形成和演化的普遍规律。

反观月球,这颗地球的天然卫星,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对象。它的存在不仅为我们的夜晚带来了柔和的光辉,还在地球的演化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月球,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月球形成的假说,同时也通过不断的研究来揭示月球的演化史。

分裂说认为,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分。早期的地球自转速度极快,以至于在赤道地区的物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甩了出去,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形成了月球。然而,这一假说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地球要达到足以甩出如此大量物质的自转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从地球甩出去的物质应该具有与地球相似的化学成分,但实际观测表明月球的化学成分与地球存在差异。

同源说主张月球和地球是由同一团原始星云物质同时形成的。在太阳系形成初期,这团星云逐渐凝聚,中心部分形成了地球,而周边部分则形成了月球。但这一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它难以解释为什么月球的密度明显低于地球,以及月球和地球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

俘获说认为月球原本是一个独立在太阳系中运行的天体,在经过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的引力所捕获,从而成为了地球的卫星。然而,这种假说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要捕获一个像月球这样大的天体,其概率极低。而且,被俘获的天体通常具有不规则的轨道和独特的运动特征,但月球的轨道相对较为规则。

撞击说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地球形成的早期,一个约火星大小的天体(被称为忒伊亚)与地球发生了剧烈的碰撞。这次碰撞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地球和撞击天体的部分物质被抛射到太空中。这些物质在绕地球的轨道上逐渐聚集、合并,最终形成了月球。

撞击说能够较好地解释月球和地球在化学成分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例如,月球的平均密度低于地球,这是因为形成月球的物质主要来自地球的外层,那里的物质密度相对较低。同时,撞击说也能解释为什么月球上相对缺乏挥发性元素,因为在高温的撞击过程中,这些元素更容易散失。

早期形成阶段(45 亿年前 - 41 亿年前),

在忒伊亚撞击地球之后,大量的碎屑和熔融物质被抛射到地球周围的轨道上。这些物质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月球。此时的月球表面处于高温熔融状态,频繁的火山活动和小行星撞击塑造着月球的表面。

大规模重轰炸期(41 亿年前 - 38 亿年前),

在这一时期,太阳系内的小行星和彗星活动频繁,月球遭受了大量天体的猛烈撞击。这些撞击形成了众多巨大的撞击坑,如月海盆地。许多古老的撞击坑至今仍然清晰可见,见证了那段动荡的历史。

岩浆海洋冷却与月壳形成(38 亿年前 - 31 亿年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球内部的热量逐渐散失,表面的岩浆海洋开始冷却凝固。较重的矿物质下沉,较轻的矿物质上浮,逐渐形成了月球的月壳。这一过程中,月球的地质活动逐渐减弱,但仍有一些局部的火山活动。

晚期重轰炸期(38 亿年前 - 31 亿年前),

尽管大规模重轰炸期逐渐结束,但月球仍不时受到较小天体的撞击。这些撞击在已经形成的月壳上留下了新的痕迹,同时也可能带来了一些外来物质,对月球的表面成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对稳定期(31 亿年前 - 至今),

从大约 31 亿年前开始,月球的地质活动显著减少,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表面的撞击坑不再像早期那样频繁形成和改变,月球的地貌基本保持稳定。然而,微弱的空间风化作用、太阳风的侵蚀以及微流星体的撞击仍在缓慢地改变着月球的表面。

月球的内部结构由月核、月幔和月壳组成。月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可能部分处于熔融状态。月幔由富含橄榄石和辉石的岩石构成,而月壳则主要由斜长岩等较轻的岩石组成。

月球表面布满了各种地形,包括广阔的月海、高耸的山脉、深邃的撞击坑和蜿蜒的峡谷。月海是由早期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的平坦区域,相对富含铁和钛等元素,颜色较暗。撞击坑则是由于天体撞击形成的,大小不一,分布广泛。

早期的月球可能具有较强的磁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部活动减弱,磁场逐渐消失。这对月球的演化和表面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月球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月球本身,还对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的发展以及行星科学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月球岩石样本的分析、月球轨道探测器的观测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手段,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完善我们对月球的认识,揭开宇宙形成和演化的神秘面纱。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月球的演化,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测任务。从早期的阿波罗计划到近年来的嫦娥工程,人类不断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和载人飞船,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样本。

阿波罗计划带回了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样本,为科学家们直接研究月球的物质组成和年龄提供了可能。通过对这些样本的分析,我们对月球的地质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国的嫦娥工程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嫦娥一号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探测,获取了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等数据。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了月球样本,为进一步研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o806grey9s3pISUIJlYzx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