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零距离体验“智慧气象”

今天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

今年的主题是“智慧气象”

3·23

为了普及气象知识,将“智慧气象”的理念传播给广大气象爱好者,市气象局举办了一场以“让气象变得智慧,用科技造福人类”为主题的气象科普活动。

活动中,桐乡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范玉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来自崇德小学及浙江传媒学院的气象爱好者们领略了气象世界的更多奥秘。

随后,在桐乡国家气象观测站,百叶箱、采集器箱、风速仪等专业设备,让来自崇德小学气象站的小小气象员们大开眼界。而对于浙江传媒学院的大学生来说,“智慧气象”的概念和应用更让他们觉得耳目一新。

小编带你见识一下气象台里的稀罕玩意儿!

能见度仪

雨滴谱仪

温湿度计(百叶箱内)

称重雨量计

低温草温场

大型蒸发

乌镇自动站

还有这些一般人看了有点头大的图!

雷达回波图

卫星云图

高空资料

地面资料

最后再来领略一下气象预报设备和值班室!

什么是“智慧气象”?

智慧气象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1

智能的感知包括对气象要素的感知、气象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感知、用户需求的感知、气象工作运行状态的感知,这些感知是智能化的。

2

精准的预测包括气象要素的预测、气象灾害的预测、基于影响的预测三个层次,精准包括精细化和准确率,精细化包括时空分辨率、预报预测的更新频次,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更加精准的预测。

3

普惠的服务是指能敏捷响应社会需求,并将“智慧气象”的元素融入到各行各业和人们衣食住行之中,让人人都能享受到个性化、专业化的高端气象服务,并在生产生活的决策中获得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最佳体验。

4

科学的管理是指能智能分析各种业务、服务、管理数据,为气象内部事务、社会事务、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等精准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撑,提高管理效能。

5

持续的创新是指气象部门内外个人、组织能依托气象信息化体系进行科技和业务创新应用,开放的气象数据信息资源为万众创新提供支撑,使得气象事业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气象资料大部分局限于地面及高空观测。2000多个地面站以小时为单位收集气象信息;120多个高空站每天观测最多不超过4次。从数据量上看不算太多,即便考虑到卫星和雷达资料,其总体日增量局限在GB量级

现在,全国地面观测站大约有5万个,达到分钟级别(甚至秒级)观测;在空间密度上,至少增加20倍,频度将增加60倍,地面及高空观测信息总量增加了1200倍。而这些只占整个气象数据的30%,雷达、卫星以及数值预报数据占到了70%。每年的气象数据已接近PB量级

编辑丨吴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23B1A4N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