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你的行为,真的只属于你自己吗?—《社会心理学》上

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深入探索着物质世界的奥秘,而在社会科学的殿堂里,则是对灵魂世界的漫游。社会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着我们的生存状态、工作模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在这个探索的核心是人类自身,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我们试图探究自我是何物,我们获得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这是一门关乎每个人的科学,每个人都生存在其中。

在这个领域,有学者一直在思考,总结出更多的规律。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现代哲学家黑格尔、马克思,再到社会学理论家涂尔干,人类社会本质的理解一直是学术界的追求。然而,人类社会太过复杂,影响因素太多,使得任何研究都有其局限性。但是即便在这种局限性中,仍能发现根植于人性内核的一些本质。这种本质在不同个体身上可能有不同表现,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却能很好地解释我们周围发生的许多事情。

社会心理学中,勒庞的《乌合之众》提出了“从众心理”的概念,揭示了我们的个性在集体面前会被抑制,集体意志会主导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这种理论虽然具有借鉴和印证的特征,但必须经受检验。1898年,世界上第一次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人们参与群体行动时,每个个体在执行简单任务时表现更高效。到了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引起了更多关注,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试图找出解决人类分歧的替代方案,强调不必依赖冲突来解决分歧,而是从人性角度分析分歧产生的原因。

对于分歧的认知显示,分歧不仅仅是人性的体现,个体行为受内因(如性格、情绪)和外因(如环境、他人行为)的影响。在归因时,人们会根据共识性、一致性和特异性等标准进行判断。同时,归因偏差的研究显示,人们在归因时常受到直觉和本能的影响。在对待他人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内部归因,而对自己则更倾向于使用外部归因。这种归因行为在认知上带来了复杂性。

在面对社会时,人们通常使用固定的脚本或图式来简化处理问题。然而,这种简化可能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进而影响对他人的认知。同时,人们也倾向于从众,但坚定的少数派观点可能会促使人们克服刻板印象,独立思考。在面对不同群体时,人们使用抽象词汇来描述内群体,使用具体语言来描述外群体,这加深了对内外群体的认知偏见。

因此,每个人在面对社会时都有两种思维方式可供选择:一种缓慢但准确,另一种快速但易出错。快速系统监视周围世界,准确系统处理重要事务。当快速系统发现问题时,准确系统会进行深入分析,并修正快速系统的判断。这种认知方式构成了我们对社会的理解方式,推动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解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7ADcKWoHzvsijGCoMM-t01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