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西安工程大学 第128期科技大讲堂暨校友讲坛

西安工程大学

第128期科技大讲堂暨校友讲坛

举办时间

日期

3月30日

时间

16:00

地点

临潼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01

特邀嘉宾

向上滑动阅览

杨帮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利时Hasselt大学博士后,上海市浦江人才,宝山区领军人才。

自2003年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颜国正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自发脑电脑机接口技术及脑电信号识别方法研究”,迄今为止,在脑机接口方面已经开展了14年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脑机接口技术及其康复应用、智能气体传感器。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项,军队科技委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基金1项。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指导博士生1名,硕士生28名。主编教材及专著3部,其中《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获上海市优秀教材,《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学术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上海电生理与康复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Medic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Signal Processing》、《仪器仪表学报》等期刊论文审阅人,2次应邀做国际会议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30多篇,EI检索4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4部,实用新型专利6部。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部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代表国内脑机接口领域最高研究水平的《2010首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2015第二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在2015年第二届比赛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机器人控制”项目获得三等奖(第3名)。获得2014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三等奖和2014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2012年获上海大学机自学院“十佳”优秀教师。应邀在国内及国际会议做过20次以上大会报告。

演讲主题:人工智能与大脑的融合带来了什么?

人工智能

在本次讲座中,杨老师将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典型应用,以人工智能与生物智能(人脑智能)结合的典型代表—脑机交互为例,介绍国际前沿脑科学中前脑机交互、人工智能处理方法、虚拟现实、医工结合典型应用。脑机交互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机交互新模式,可以直接用脑来表达想法或操纵其它设备,而不需要通过语言或肢体的动作。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端,很前沿。那就不要错过。

脑机交互结合虚拟现实能够为机器人控制提供新模式,为人机融合提供新思路。通过学术交流开阔我们的思路,逐步建立科研兴趣,引导我们形成未来专业兴趣和人生规划。

02

特邀嘉宾

张永怀,西安交大博士,上海申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研究。拥有红外气体传感器18项授权专利,承担上海科委项目四项,先后开发30多种红外气体分析产品,兼任环境安全检测仪器协会理事。

演讲题目: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产品和应用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原理以及产品具体应用。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中信息获取部分,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智能硬件。气体传感器是传感器一个门类,用于识别气体种类和气体浓度大小。

气体传感器主要用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新风系统、石油化工领域过程气体检测以及泄露检测、污染源排放检测、电力行业泄露检测、农业科技中气体检测和控制、以及新型智能城市管廊安全监控等领域。随着全球逐步关心生存环境,重视人类活动场所空气质量背景下,在未来20年,特别在亚太地区气体传感器将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

这里没有诗,

这里没有酒,

但这里有一批干货等你。

你来不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28F1YLQ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