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3D打印蜂窝材料失效行为的多尺度实验和预测

以往的3D打印蜂窝或晶格研究多与金属相关,但高性能聚合物蜂窝结构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将3D打印技术的优点与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相结合,可制造具有增强结构或多功能特性的产品。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汽车、海洋和国防等领域,人们对这些蜂窝材料的兴趣日益浓厚,它们在抗冲击能量吸收器或防撞结构等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优势。

在抗冲击应用中,3D打印的蜂窝材料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材的机械和热特性。因此,高性能聚合物,尤其是聚醚酰亚胺 (PEI)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聚合物通常使用熔融沉积技术 (FFF) 技术3D打印。但打印过程通常存在偶然性甚至系统性的误差,从而导致打印结构中出现材料缺陷,进而对蜂窝结构的性能无法准确预测。

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团队,新发布了一项关于3D 打印材料在应变下失效变形机制的新分析。通过引入“增强因子”,可帮助准确预测含有制造缺陷的晶格性能,设计人员因此可使用这些计算来创建更好的结构。

研究人员设计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晶格,涉及三种不同的相对密度和壁厚,并使用FFF技术3D打印PEI实现。对这些结构进行了一系列压力测试,反复弯曲、拉伸和压缩,直到断裂。测试后,使用微型CT扫描和热分析对材料进行分析。

具有六边形(左上)、I 形(右上)、凹入式(左下)和 S 形(右下)的晶格结构设计

实现发现,相对密度较低的晶格结构(空隙多),显而易见的容易弯曲和折叠。但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加,压缩响应在变形和损伤机制上发生了转变。低相对密度的结构在单元壁内表现出均匀的变形,而高相对密度的晶格结构则在打印细丝的各个焊道相接处出现损伤这意味着材料并没有像研究团队预期的那样,通过提升单元的壁厚来吸收更多能量。换句话说,尽管相对密度较高,但这些晶格在能量吸收性能上的提升并不显著。

图中显示了包括失效模式在内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工程应力-应变响应和变形图:U(未变形)、A(初始崩塌)、B(致密化开始)和 C(致密化)

压缩测试前后晶格结构的µCT图像

从计算机扫描结果分析,相对密度为20%的蜂窝结构,单元壁位置未发现层间或焊道之间的微孔或缺陷;此时,单元壁厚为0.8mm,每条焊道的高度为0.4mm,这意味着单元壁包含两层。研究者认为,这一特点保障了结构完整性。相比之下,相对密度为40%的蜂窝结构,在层间发现孔隙存在;在压缩测试期间,层间界面失效导致层间脱粘,机械性能出现不可预见的变化主要与孔隙率有关。

仿真显示了包括失效模式在内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工程应力-应变响应和变形图:U(未变形)、A(ε = 10%)、B(ε = 20%)和 C(ε = 30%)

之后,他们利用测试数据开发材料的计算机模型,引入了界面之间的内聚相互作用因子,强调了层间损伤的有害作用,增强了预测的准确性;预测模型的最后,还引入了单元壁厚和层厚度的比值关系,发现保持单元厚度与层厚度比接近 2对于实现最佳机械性能、避免层间损坏和确保高质量的FFF打印结构至关重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v-d-hUhL_wQlcIPvRzt9Ur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