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交易技术基础 系列讲解 Ichimoku 指标 004

比较常用的一个指标,时时监控不同时间段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50%的位置

指标说明:

云图是由五条线构成的,看起来一片凌乱一点儿也不像日本人的风格。

指标中包含3个周期参数,参考值为(9,26,52)

分步计算:

1.Tenkan-sen(T线)

T=(9周期高点+9周期低点) / 2

2.Kijun-sen(K线)

K=(26周期高点+26周期低点) / 2

3.Senkou Span A(A线)

A=(T+K) / 2,且向右(未来)平移26根K线

4.Senkou Span B(B线)

B=(52周期高点+52周期低点) / 2,且向右(未来)平移26根K线

5.Chikou Span(C线)

C线是收盘价线,且向左(过去)平移26根K线

T线和K线计算的不是平均价格,而是特定周期内高低点之间中线的位置。随着价格移动中线也会移动,所以形成了两条类似均线的曲线,其用法也自然和均线差不多。

A线将T和K两条线做了平均。

B线与T和K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周期不同而已。

AB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云。

在这里小编就不对各种用法做详细介绍了,因为这个指标很鸡肋,我们主要探讨一下优缺点,吸收些能用的理念就好了。

1.指标的核心理念是对价格中心的监控

当T线穿越K线时,说明短期中心穿越了长期中心。

因为价格中心的穿越要比单纯价格的穿越要慢,所以相对来说,T线穿越K线发生反转的概率比均线穿越要大一些,但缺点是会滞后一些。

2.相比均线多了一些支撑压力的依据

在技术分析中有价格回调均线的说法,但这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否则我们会知道哪一次价格回落到均线上会停住,而哪一次会直接击穿均线。

相比均线,当价格回踩到T线和K线后继续原趋势的概率会大,尤其在一段趋势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这时的T线或K线所计算的点位完全是当下一波行情的50%回调位。而当起涨或起跌点不在参数范围内时,这个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注:下图中黄色框内应该是T和K线死叉

3.云的假设

在AB的计算中可以看出,云的支撑和阻力作用时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这个假设是:当下计算出的26和52两个周期中的高低点中心所构成的区间在未来26天后会起到支撑压力的作用。显然这并没有什么逻辑。

So。。。

如果我们修改这个指标,该从哪里入手呢?

小编觉得:

如果要动态监控中心的相对变化,可以加上对波段的监控

如果把成交密集区作为监控的对象,效果也许会更好,因为中心和重心是两回事情。

下面两篇指标用法供大家参考:

中文版

https://wenku.baidu.com/view/b806a1d528ea81c758f57887.html

英文版

https://wenku.baidu.com/view/30daba28647d27284b735157.html?sxts=1522635752483

两个版本讲的内容不同,英文版的似乎逻辑性更强一些。

ok,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休息休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02A16RY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