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你被大数据了吗?

东莞阳光网讯(全媒体记者 钱静 马慧敏、刘锐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便捷,就比如说,这几年来很火的“大数据”,就能让企业了解用户的爱好和习惯,进而实施个性化的服务,这是好的一方面。但是这类科技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会让用户的权益受到损害。有消费者就发现,现在大数据有个用处,那就是“看人叫价”,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有网友表示,自己和同事使用同一个打车软件,在同样的时间里走同样的路线,目的地也是一模一样,可是一看价格,怎么不一样呢?看这张图,同样的路线,对吧,这个是52.1,这个是46,价格差了6块钱。东莞的街坊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

市民:“同一个地点出发去同样的目的地,结果苹果手机叫快车的价格是20元,安卓手机的价格显示就是15元。两台手机的价格就差了5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呵呵,原来秘密在手机里,用苹果手机里的APP打车,车费会比用安卓手机贵30%左右,不仅是打车,还有人发现办理某个视频网站的VIP会员,同一个人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在安卓手机上一年是178块钱,而在苹果手机上就变成了218块钱,对此,客服人员表示,苹果系统会向软件收取30%的分成。也就是说,你花了10块钱买软件服务,苹果公司就要从中间扣除3块钱。企业肯定不干,那怎么办呢?“羊毛出在羊身上”,那就找用户收嘛。

我们在网上还搜集到了不少类似的案例。有人反映,自己经常用打车软件打专车,大家知道,专车的价格比快车贵啊,时间一长,他发现,就算自己再去打快车的时候,车费也比别人多。更有意思的是,有人在一个购票网站上发现,自己是黄金会员,某些价格居然比低一级的白银会员要贵。这下大家明白了吧,这就是大数据的“功劳”,不过这个功劳得要打引号,它通过我们的日常消费行为,能够判断出我们经常用什么手机,以及处于什么样的消费水平,然后“看人下单”。

还有一个现象,叫做“大数据杀熟”,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一位网友经常通过一个旅游网站定一家宾馆,常年的价格都是91块钱左右。有一天,他用朋友的新账号一查,嘿,每天只要51块钱,便宜啊。他心想,我可是老客户哦,肯定优惠更多啊。于是他用自己的账号一查,拜托,怎么还是91元呢?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还不一定相信,那么现在我的同事马慧敏就在直播间外,让她实时给大家做个测试。

马慧敏:“好的钱静,现在是晚上8点10分左右,那我计划晚上8点30分从我们东莞广播电视台出发 前往新白云国际机场,那我手上有两台手机一个是某旅游服务平台的旧用户,一个是新用户,经过一番测结果已经出来,可以看到旧用户上面只给出5元的折扣抵扣券,折后起码要给322元的价格。而我这个新用户给出的价格会比较优惠,上面给出95折的折扣,折后有310元左右的车费,显然新用户给出的价格会比较优惠。”

好的,谢谢慧敏。我在网上消费时,也都没怎么太关注过价格,因为按照传统的消费理念,商家一般会给老主顾优惠的,但是看了这些对比,我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竟然有用的越多,价格越贵的情况,我的同事告诉我,这其实是吸引新顾客的一种模式,但是我想对那些以为消费越多,便能拿到更多折扣的用户,是不是一种不公平呢?

我们来看看《人民日报》上的一篇评论。《数据权利如何尊重用户权利?》文中说,通过深挖消费者过往消费,甚至浏览记录,让算法洞悉消费者偏好,于是,就有了“看人下菜碟”,避免技术的“贪欲”,既要求拥有技术者不丢失克制的美德,更应当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权利观念。其实技术本身是中立的,我们无意贬低大数据带来的各种好处,只是希望商家在使用这些新技术时,能对消费者多一份诚信,多一点透明。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08A1I01Q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