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TechBoard#3:社交 App 的循环模式

摘要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这是 TechBoard 的第三期。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这是 TechBoard 的第三期,我们推荐了 Ben Evans 对当下 Newsfeed 乃至社交媒体的观察和洞见;Medium CEO Ev Wiliams 对内容分发的商业模式的理解,传统广告驱动的式微和付费订阅的兴起;YouTube 的被审与自我审查史;美国对华为的恐惧;牛津大学第一届「九点奖」;对苹果决定自制芯片的趋势展望;还收纳了 Quora 上的一个问题「GAFAM 哪家巨头会先倒下?」以及一图胜千言的「解答」。

《Newsfeed 之死》

Newsfeed 并没有准确对应的一个中文译词,且理解为你关注的动态更新的信息流吧。Ben Evans 近日在博客中写道,「邓巴定律」(人类大脑只能合理处理同 150 个好友关系)和「扎克伯格定律」(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欲)使得现在每个人的 Newsfeed 都处于过载(Overload)状态。尤其是「扎克伯格定律」,正是因为每个人只是在他自己的社交空间上发布动态,而不是对他好友列表里每个人分发一份他刚拍的可爱狗狗的照片。「这是我的空间,我想发就发」人人都这么想,因此 Newsfeed 过载也就不足为奇了,当你的 Newsfeed 每天都能刷出成百上千条动态的时候,按时间排序的设计就没什么存在价值了,反正你也看不完。就算设计了手动可设置的过滤机制,历史也早已印证了普通用户从来不会去用这个功能。

Ben Evans 戏称 Facebook 一半想着怎么往 Newsfeed 里塞更多的「垃圾」内容,另一半却想着怎么把垃圾过滤掉。所以 Facebook 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用算法呈现 Newsfeed」之路,他们试图通过算法来判断出你个人对内容的权重,比如你经常看某个好友的页面、给某类内容点更多的赞,那算法就不会让你错过它的每一条动态。但这个逻辑也遭到了很多挑战,既然算法是人编的,那人也能「欺骗」算法,标题党和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就是其「成果」。其实 Google 搜索也是用的算法逻辑,搜索结果不是按时间或大小排列的,而是算法权重出来的,但搜索行为更具有目标性,而且 Google 提供了复杂的过滤机制让用户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Facebook 在这方面做的就差强人意了。

那要如何解决 Newsfeed 过载问题呢?一方面是互联网上掀起的远离 Facebook、Twitter 的风潮,鼓励更多的一对一社交;另一方面则是 Snapchat 发明的 Stories:没有算法干涉、把想分享的内容打包一次性分享、只显示 24 小时内的动态、从设计上减少了「看不完的动态」带来的压迫感。Ben Evans 提出了个有趣的循环:「所有的社交类 App 保持增长直到用户需要 Newsfeed;所有的 Newsfeed 保持增长直到用户需要算法来过滤;所有的算法导向 Newsfeed 持续增长直到用户看烦了、看「错」了进而转向另一个社交 App;然后这个 App 保持增长直到……」在这个循环里,梅特卡夫定律( 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被钟形曲线所替代。

分享,这个驱动 Newsfeed 从成形到过载的行为,如果分享者想要达到分享的目的,目前在 Facebook 中还是要或多或少的去揣摩算法,比如「依靠」好友的点赞、内容不会被 Facebook 删除等等,但在点对点的社交 App 中,没有算法会阻止你去分享给你想分享的人。Ben Evans 还提了一句,「中国的 P2P 通讯 App 不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国国情下的通讯 App」的独特之处。

《内容分发模式的合理化》

15 个月前,Medium CEO Ev Wiliams 发公告宣布 Medium 将裁掉三分之一的员工,关闭位于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办公室。之后 Medium 改变了商业模式,关了广告、驱逐垃圾内容、建起了部分内容付费墙的会员制作为商业模式。并不是 Medium 招不来广告商,而是在靠广告盈利驱动下的 Medium 逐渐背离了 Ev Wiliams 创建该平台时的「初心」。

三日前,Ev Williams 再次发文,开篇即亮出了他的主张:「现在只靠广告盈利的实验凉了,提供高质量信息的人可以建立起强有力的商业模式,消费者也将得到更好的服务。」

过去,传统上靠着广告和直接销售营收的内容分发模式,被无需印刷成本和能力,单纯靠广告就能分发给大批量的读者,这一互联网发明后产生的新的内容分发模式所取代,这看上去是个双赢的模式。但这条路走到黑是必然的,广告商不是慈善家,他们会不断优化自己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吸引力。免费、大批量生产的内容还充斥着互联网,这套模式玩转了几十年还在玩呢,但越来越玩不下去了。

Ev Williams 以电视和音乐两个内容产业举例:Netflix 用无广告、付费但内容高质量的模式侵蚀了传统电视台;Spotify 间接的「拯救」了快被盗版下载毁掉的音乐产业。而它就在四天前以 300 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内容创作者的选择更多了,也更有空间和意愿去创造高质量的内容,消费者体验更舒心、对内容更满意了。这才是双赢。

Ev 就此延伸,依次回怼了三个普遍流行的观点:人们会为了娱乐付钱而不是信息;会为了音频视频付钱,而不是文字;没有付费习惯的人就不会掏钱。Ev 表示付费墙已经建起来了,免费的好内容将会越来越少。广告驱动终将被更好的商业模式 —— 付费订阅制所取代。用户会降低自己标准吗?不仅会,而且已经降低很久了,那些互联网上无用的「垃圾」内容经久不衰就是证明,但那是因为没有或没找到替代品。当你被 HBO 的自制剧所吸引,发现 HBO 不仅没有广告,还有更易得效果更好的正版电影,那你还能坐回沙发上看广告插播肥皂剧嘛?不仅是音乐和视频,游戏、广播、服饰、餐饮……从线上到线下,人们都在消费自己负担得起的更好的东西。作者认为,内容领域之所以从内容到体验越做越差,是因为支撑创作者的不是读者的钱,而是广告商的钱。

但 Ev 也表示,他不是呼吁出版商们赶紧转型吧,毕竟现在对普通读者来说,要是所有的信息源都立起了付费墙,墙再矮他也爬不完啊。Ev 认为有两种很好的付费模式:大规模的创作团队和大批量的读者,比如现在的《纽约时报》、《纽约客》;小团队,读者规模小但忠实,比如一个人「写遍互联网」的 Stratechery。他认为另一种「打包给读者,让他自己选」的模式更适合内容分发平台。这种模式可以让 Netflix、HBO 去做自制剧,让 Spotify 支持独立音乐人,进而整个行业都进入一种良好的循环。实际上 Medium 在一年多前的转型即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支持的是独立的写作者,提供给用户的「百家争鸣」的差异化选择。

「当内容创作者争夺的是消费者的付费意愿而非眼球时,那些提供高质量、差异化内容的创作者们会胜出,这是我所期待的世界。」

《YouTube 审查简史》

最近几个月,YouTube 被「净化互联网内容」之风好好吹了吹,作为一个 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平台,尽管没有义务下架政府要求删除的内容,但无论是就社会责任感还是民众的呼声,YouTube 也开始了「自我审查」之路。本文即是梳理了近十多年来 YouTube 内外的审查简史。

遥想当年,YouTube 乘着 Web 2.0 和带宽加速的东风,成为一枝独秀的 UGC 视频平台,2006 年时代周刊就直接把「You」定为年度人物,称其为「民众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法律的监管,DMCA(数字千年版权法案)、CDA 230(通信规范法案)使 YouTube 不得不开始删除部分侵犯版权的内容。盗版内容下架即可,但涉及政治、社会活动的视频内容使得 YouTube 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封锁,随着名单越来越长,YouTube 就开始了「自我审查」,据说 2007 年暂停的埃及反酷刑活动家的账号即是来自埃及政府的压力。2008 年,YouTube 制定了针对非版权纠纷内容的三条排查准则,2010 年则又给了用户「上诉」的通道,当年 10 月,YouTube 删除了英国漫画家讽刺穆斯林的视频,但并未声明是违反了哪条规则。

截止到 2011 年底,YouTube 成为全球访问量第三高的网站,但一系列政府「要求删除」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随着叙利亚战争升级,要求对暴力、仇恨内容审查的呼声越来越高,YouTube 这样一个 UGC 视频平台就变成了「网上战地」。一方认为 YouTube 做得远远不够,另一方则认为 YouTube 做得太过妨碍自由。去年,YouTube 宣布了排查极端内容的新方案:掩埋」不违反规则的极端内容;极端内容上不挂广告;扩大「可信」标记的计划。YouTube 也在积极主动的减少其平台在现实生活中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标记促使青少年自杀的「Tide Pod 挑战」;在校园枪击案后删除枪支使用演示视频;对阴谋论视频的标记……

最近几年,「科技中立」的观点愈发站不住脚了,12 年前的「人民的平台」逐渐成为了时而偏激、时而客观的内容仲裁者。这会是内容平台的必然吗?还是说「自由的互联网社区」一开始就只是个乌托邦幻想?

《为什么美国这么害怕这家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

美国的政界人士或许不会叫对「华为」的名字,但他们坚信它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个观点在 3 月 12 日特朗普阻止史上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收购案:新加坡芯片制造商博通公司以 1170 亿美元收购高通公司,十天后中美贸易战「开打」后变得愈发「坚定」。但为什么是华为呢?

华为是目前中国营收额最高的本土科技公司、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设备生产商之一,哪怕是在心照不宣的美国四大无线运营商 —— AT&T、Verizon、T-Mobile、Sprint 的联合「抵制」下,华为还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比三星和苹果增长的都快,现在还在和高通竞争开发能应用在数据连接、自动驾驶、遥控医疗、工业上的 5G 传输技术,而在 5G 上,华为已经领先高通不少了,比起让美国科技公司掏出昂贵的专利费,美国鹰派人士们更担心的是国家安全问题。他们认为高通被收购会让华为间接在 5G 研发上占据更大优势,而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华为来监听美国人的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华为称其为「民族主义的恐吓」,它说自己并不比苹果、谷歌这些企业跟政府的联系更紧密,「我们在这行三十年了,一个安全问题也没出过,从网络安全角度来看美国应该有什么害怕的吗?答案是没有。」华为的国际媒体事务发言人说道。

文章的后半段叙述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故事,他持有公司 1% 的股份,但对重大决策有否决权;他在解放军担任工程师的过去,1987 年顺势下海,华为从在中国香港倒卖进口设备起家,到 2001 年作为思科的「套壳公司」,从低端供应商一路做到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但作者指出,华为并不如其所称的「没有出过安全问题」,而华为的背景也不只是个简单的民营企业,美国对其担忧从技术角度来看也不无道理。而目前看来,美国能做的也只有三条路,砸钱扶持本土公司、扶持外国公司(如瑞典爱立信或芬兰诺基亚)、开发出一个牢不可破的加密技术。

目前据本文作者透露,最后一条路还未找到出口,而现在华为已经开始大批量在美国零售店被下架了。

过去与未来的串联:去年前月首届九点奖颁布,未来下月作品将成书

去年此时,首届「九点奖」举办了。「九点奖」是牛津大学发起的,鼓励创新思考、直面当下社会问题的「征文大赛」,委员会将给出一个题目,参赛者提交 3000 词内的原创观点,获奖者将赢得 10 万美元并可以将其观点扩展成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届「九点奖」的题目是「数字技术使得政治活动不再可能了吗?」

获奖者 James Wiliams 是 Google 的前员工,目前在牛津大学读博士后。他提交了名为《远离我们视线:注意力经济下的自由和信仰》的文章阐述他的观点,最终从 700 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在文中,James 认为数字技术让我们的冲动凌驾于意图之上,它们想方设法的去发掘我们心理上的脆弱之处,进而诱导我们走向违背初心的方向。短期来看,这种设计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进而让人偏离设定的目标。长期来看,它是在侵蚀我们深思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宏观来看,正因它侵蚀了每个人的决断力,这使得整个集体都难以形成各种形式的政治观点。James 将当下比喻成赫胥黎笔下的时代,我们不假思索的交出我们的注意力,选择无时无刻的分心。

James 在牛津研究的,也正是如何在这种精妙的「诱导式设计」下,我们能识破并且把持住自己的理性。他在短文中也阐述了他的主张,他认为首先我们要拒绝要求用户去「习惯」分心,扫去「产品、媒体不会诱导我们」的幻觉,且不能指望注意力经济下的产业自己去完善。我们必须主张和保卫自己注意力的自由。James 说「科技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 GPS,它应该帮助我们前往我们想去的地方。」

James 在获奖感言中说「……(九点奖)提的重要的问题不仅引人深思,且是合时宜的,这个比赛也通过一种绝妙的、独创的方式把至关重要的议题投射到社会光谱上。」

不出意外,James William 的新书将于下月出版。

趋势展望:《苹果计划自 2020 年起在 Mac 上用自制芯片取代英特尔》

上周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计划在 2020 年起在 Mac 系列电脑上使用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取代目前使用的英特尔处理器。该项目的内部代号为 Kalamata,目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此消息一出,英特尔的股价就跌了超过 9%,创两年来最大跌幅。据彭博社分析,英特尔全年收入的 5% 来自苹果。

对此英特尔能说什么呢?只能说句「我们对我们客户的考量不予置评」。但这对苹果来说可能是个决定性时刻,它将成为第一家拥有自己芯片的主流 PC 制造商。倘若苹果有了自主研发并制造处理器芯片的能力,那产品更新周期的主动权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前不久苹果表现出对「一年一更」的 iOS 节奏存疑的态度,或许他们也对硬件更新周期存疑呢?分析师认为,有自制芯片的能力能让苹果更好的整合硬件和软件两大平台,并按他们自己的节奏开发产品,目前搭载 iOS 的 iPhone 和 iPad 上使用的是苹果自主研发的芯片,而搭载 macOS 的 Mac 产品线还是用的英特尔芯片,但之前也曾传苹果有打通 iOS 和 macOS 平台的意图。

2005 年,乔布斯抛弃了 IBM 和摩托罗拉联合设计的芯片,选择和英特尔 CEO 保罗·欧德宁携手把英特尔芯片装进了 Macs,此举引发了 PC 产业一阵震荡,谁说余波没有波及两年后以至现在呢?

本周一问:GAFAM 哪家巨头会先倒下?

本周正逢清明节,来问个相关的问题吧:「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 哪家巨头会先挂?」这是 Quora 上的一个问题,截至至目前共有 99 个回答,还差一个就真的是「百家争鸣」了。回答者们的答案都有理有据,从商业模式、行业布局、趋势展望、弱势和强势领域、用户画像、公司历史、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程度……多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还有认为巨头之间有牵连的,签一发动全身,没准就多米诺骨牌连环倒呢。

但基本上大家都认为,最先倒的是 Facebook,而这些分析可都是在 Facebook 出事儿前作答的。排在其后的,认为是 Google 和 Apple 的居多,大多数回答者都觉得基于「生活离不开的零售业」的 Amazon 和「无孔不入」的 Microsoft 会活得一点,毕竟 107 岁的 IBM 现在还在「扑腾」呢。

一图胜千言:Google Trends 显示的 2004 年至今互联网社区的流行度趋势

忍不住吐槽一句:大家看到 Facebook 一阵凉时都纷纷发 Instagram 拍手叫好 ?

编辑:克里斯

题图:Dataisbeautiful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www.geekpark.net/news/227952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