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公众号都在流传一个因大数据而诞生的文章。文章内容就是BBC依据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数据所分析的365个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率”。是的,这些年,大家一睁开眼睛几乎都被大数据笼罩。当阿尔法狗击败柯洁,在围棋史上留下一笔之际,大家都开始担心自己未来的位置可能如何被人工智能替代。然而,所谓的被淘汰的“概率”到底是什么?“概率”这玩意儿科学么?我们该不该相信它?假如休谟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他会是什么反应?
首先,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角休谟(David Hume)。休谟生活于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但他也因书写英国历史而以史学家闻名。他生活在一个许多人都相信人类理性的时代。人类的理性,让我们有别于仅仅通过条件反射去适应环境的动物。当时在休谟的身边,有许多人认为,平日人类的行为都是由理性去指导的。比如说,我们人类能计算概率,能通过概率去分析某个事物的将来走势。所以,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人类的认知, 休谟便对我们人类通过经验作归纳的行为做了一番理解和剖析。然而,休谟很残酷的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事实:这个以经验作归纳、以概率作分析的行为,表面看似很理智,但却是基于一个没有更多依据的预设。
哈佛大学馆藏18世纪休谟画像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休谟到底怎么说的?为什么我们依托于经验所作的归纳、所计算的概率在他看来没有更多的道理?看完之后,我们可以再好好考虑,该不该相信大数据。
当我们从已经经历的事物,去尝试推算还没发生的事物时,我们都作了一个预设,那就是未来和过去一样。比如说,我们过去看孙俪演的《甄嬛传》、《芈月传》等等收视率都比较高。由此,在《那年花开月正圆》还没开播的时候,许多人也会基于经验去推测:既是孙俪演的,那收视率应该就会不错。又或者,我们过去吃面包都能饱肚子,所以,我们认为我下一片吃的面包,也一样可以饱肚子。然而,我们凭什么能作这样的推测呢?除了我们过去的经验本身,我们还需要未来和过去一样。比如,过去孙俪的表演有质量,未来孙俪的表演也有质量;过去的面包能饱肚子,未来的面包也能饱肚子。如果这个“未来和过去一样”的规律无法成立,那我们以上所做的推理就没有了依据。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我们又是依据什么去相信未来和过去一样呢?休谟在经过一番分析之后认为,我们相信未来和过去一样的这个信念,其实没有更多的依据。至多也就是一个习惯、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没更多区别。
也许,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按捺不住了:休谟凭什么这么说呢?且看看他是怎么回答的。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大数据如何预测孙俪主演的电视剧收视率?
休谟认为,我们人类理性认知事物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先验的理性。所谓先验的理性,是指人类先天已经具备了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另一个是我们的经验。
在休谟看来,“未来和过去一样”这个信念本身并不以先验的理性为依据。为什么呢?休谟认为,但凡能够清晰地被我们构想的事物,就不存在矛盾,同时,也不能依据我们的理性去证伪该事物。这样的事物就不以理性为认知依据。比如,我们能清晰地构想太阳明天会升起,也同样能清晰地构想太阳明天不会升起。这两种想象之间不存在矛盾,也不能被理性所证伪。所以,我们对种事物的认知并不来源于理性。与此相反,我们不可能设想1+1不等于2;也不可能设想一个不具备三个边的三角形。假如我们否定三角形有三个边,或者否定1+1=2,就会直接导致矛盾,并且被我们的理性所证伪。而对于“未来和过去一样”这个信念,我们能清晰地构想未来和过去是一样的,或者是不一样的,这之间并不构成矛盾,也不能被我们的理性所证伪。因此,对于这个信念的认知,并不是依据理性得来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的这个信念是从经验总结出来的呢?
很可惜,休谟告诉我们,这个信念同样不可能从我们人类的生活经验获取。如果你觉得不可思议,以下就告诉你为什么。我们一切的生活经验总结,首先都依托于“未来和过去一样”这个预设,否则,生活经验的总结就没有任何有效性。这个在上文已经说了。那么,假如我们认为自己所依据的这个预设又来源于经验,我们便陷入了循环论证。这里之所以有循环论证是因为,除非我们已经预设了未来和过去一样,否则,我们将不可能从生活经验总结出未来和过去一样。
所以,很遗憾:人类认为自己都很理性地从经验总结,去指导自己未来的行为。然而,在这个行为的背后,我们都做了一个连我们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的预设:未来和过去一样。那么,我们还应该相信依靠这个预设所建立的概率计算吗?这个问题,还让读者自己思考吧!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