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那个卖电动车、发射火箭的马斯克,在今年2024年的美国大选中,他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从特斯拉的掌门人到特朗普的“最强辅助”,马斯克的转变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他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马斯克是如何从科技巨头摇身变成政治“造王者”的呢?
先从这位硅谷钢铁侠是怎么踏入政治圈的开始。马斯克向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投入了惊人的1.2亿美元,并在宾州安排了数百万次的选民拜访。更有趣的是,他甚至租车帮助阿米什人前往投票站,这一行为简直让竞争对手都无言以对。
作为拥有2.05亿粉丝的X平台老板和大V,马斯克的一条推文可以瞬间影响市场,现在他这种影响力可以延展到了政治领域。更重要的是,马斯克为特朗普带来了“新鲜血液”。这是川普及其需要的。
试想一下,特朗普在集会上发表演讲时,旁边站着一个玩《暗黑破坏神》的科技大佬,画面多么滑稽!对年轻选民来说,马斯克就像是在说:“支持特朗普其实一点都不土气。”
马斯克的参与给了许多犹豫不决的选民一个“台阶”。宾州的选民贝茜就表示:“有了马斯克,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投了特朗普。”
选举后,马斯克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他在特朗普的海湖庄园“安营扎寨”,参与内阁人选的推荐,甚至旁听特朗普与外国领导人的通话。特朗普还任命他负责一个名为政府效率部(简称DOGE,没错,就是那个狗狗币)的部门。
但是权力游戏从来都不简单。历史告诉我们,“造王者”和“国王”之间的蜜月期往往不会太长。回想一下俄罗斯的寡头别列佐夫斯基,他曾是普京的支持者,最后却落得个惨淡的下场。
那么,马斯克究竟想要什么?
表面上看,他的身价在选举后暴涨了500亿美元,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心中真正的梦想是殖民火星。如今看来,他意识到,要实现这个梦想,掌控政府预算可能比依赖私人投资更为迅速。但是这场政商结合的游戏也让人心生疑虑。马斯克的企业正面临至少20起监管调查,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到SpaceX的航空安全。而现在,他负责“精简”政府机构,这难道不是利益冲突吗?
更重要的是,马斯克承诺削减2万亿美元的政府开支,这意味着医保、社保等民生项目可能会被削减。他说这是“暂时的困难”,但对那些依赖这些项目的普通美国人来说,代价可能远不止“暂时”。
有趣的是,马斯克曾把收购推特(现在的X)称作拯救言论自由,但在他的管理下,该平台却成了争议言论的温床。这不禁让人质疑:以效率为导向的理念真的适合管理政府吗?
毕竟,政府机构不是企业,它们的使命是服务民众,而不是追求盈利。如果用商业的逻辑来“精简”这些机构,最终受伤的可能是那些最需要政府帮助的人。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变化。这位曾经的“温和民主党人”,如今怎么摇身一变成了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支持者?要知道,他可是曾为了见奥巴马排队6小时的人!
更有意思的是,马斯克和特朗普之间的“相爱相杀”故事。2017年,马斯克因为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而愤然辞去白宫顾问职务。到2022年,他甚至公开建议特朗普“是时候退休了”。特朗普当时可是气坏了,嘲讽马斯克“应该专注于解决推特的烂摊子”。
谁能想到,这两个个性张扬的大佬最后会成为“政治CP”?这正应了那句“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眼前的利益”!
但细想起来,这并不奇怪。特朗普需要马斯克的创新精神和年轻人的号召力,而马斯克则需要特朗普的政治资源来推进他的宏伟计划。这是一场利益的结合,同时也是一场潜藏风险的游戏。
现在,马斯克正在海湖庄园打高尔夫、参加UFC比赛,甚至获得了特朗普家族“荣誉叔叔”的称号。然而,政治圈从来不缺少“今日密友,明日仇敌”的故事。
我们可以关注的是,马斯克承诺的政府改革究竟能走多远?他在推特上展示的管理风格是大刀阔斧的:裁员80%,与广告商对抗,在争议言论中摇摆。如果他用同样的方式来“重组”政府机构,后果可能会比推特更为严重。
曾经马斯克确实做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让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值钱的汽车公司,重新定义了太空探索,现在他又要重塑美国政府。在一个对政府失去信心的时代,很多人愿意相信这个“硅谷钢铁侠”能带来改变。
但问题是,政府不是企业,效率也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当马斯克说要让政府“诚实地生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时,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诚实”的代价又是什么?最终谁来承担这个代价?
回到最初的问题:马斯克从商人转变成为了美国政治的“造王者”,他到底要什么!
马斯克公开表示,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类在火星上的殖民。控制或至少影响政府的航天和科技预算,可能是他实现这一雄心壮志的必要步骤。政治权力能让他更容易调动必要的资源和支持,推动他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目标。
无论如何,这位渴望殖民火星的男人,现在却深陷于地球上最复杂的政治游戏之中。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