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大数据、丛林法则以及中庸

中庸思想、丛林法则以及大数据

连营候鼓

《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二千五百年来,上至钟铭鼎食之家,下到街头苍尾之民,几乎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后来,《中庸》又列为科举必考内容,无数士人学子为榜上有名,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翻阅儒家经典,每个人都达到出口成诵的地步。经漫长岁月浸染,中庸思想在民间不断发酵,如今,无论是高等学府、还是穷乡僻壤,只要提及“中庸”,可以说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科技发达的当下,考试内容虽然不再将儒家经典列入必考内容,它也因为二千余漫长岁月的浸染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变成我们的传统,变成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潜伏在我们的集体心理内,随我们的一言一行挥之不去而长久地存在。

通常情况下,世人理解的中庸思想,一般是指“出头的橼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或者,“落后就要挨打”,“垫底是可耻的”等等。从而鼓励大家,为人做事不冒头,不为天下先,不做“先吃螃蟹的人”。当然,它也劝世人不落后不挨揍,言行举止只保持中立的状态、从众的状态。这样避免被人关注,从而少惹麻烦事,一生平平安安就行。

实际上,上述的行为,只属于中庸思想众多表现中的一种,而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如果中庸思想仅限于此,道理如此肤浅,作用如此狭隘,它早被弃之垃圾筒而不是流传两千余年。

那么,什么是中庸思想?

《天命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也”。

如同船没有随波起伏跌宕时的状态称作中和,人的喜怒哀乐没有爆发时称作中。全部爆发时用“中”来调和,使之恢复中和状态,一直保持平静中和的心情,这叫作中庸。按照这样的翻译,完全可以理解成,中庸就是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使自己随外界信息刺激而随之起伏悲喜。

《行明章》“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这段话的意思,按赫拉里《未来简史》中对达尔文的《生物起源》的解释,过分勇猛的人打猎时容易葬身狮口,过分柔弱的人胆小不敢打猎容易因缺少食物而死亡。这两种人都无法使自身的基因传递下来,传递下来的是那些从众之人,既不过分勇猛,又不过分弱小,是《向强章》中提出的“中立而不倚”的人。以上述的话进行理解,“勇者过之,弱内不及”,那么中庸之道可以理解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喜怒哀乐没有爆发时称作中,爆发后用“中”来调和,使心情恢复到中庸的主心骨上。所以,我们一生都围绕中庸思想而活动。这有非常类似于“大数据”。大数据统计我们的行为,可以发现我们经常做什么,偶尔做什么,从不做什么。从而,根据我们的行为向我们推荐经常用的,经常做的。许多网站现在已经根据这些向我们推荐产品了。而且,《湖南农民调查》其本质就是“大数据”。虽然毛主席那时候刚刚有电脑,还没有大数据这种说法,他老人家的做法已经达到了大数据的精准度。由此可知,伟人都是居高临下,具有超前意识的人。

【商品有价,思想无价。阅读是种美德,打赏也是美德。】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502G00795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