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发布《GIV2025打开智能世界产业版图》白皮书,指出基于 ICT 网络、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将我们带入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 万物智能的智能世界。到八年后的2025年,全球物联数量将达1000亿,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达 86%,创造 23 万亿美金数字经济。
华为预测的这个智能世界将呈现超出预想的智能社会形态:
2025 年个人智能终端数将达 400 亿,个人智能助理普及率达 90%,智能服务机器人将步入 12% 家庭,个人潜能将在终端感知,双向交流主动服务支持下大幅释放。
全球 1000 亿联接将泛在于公用事业、交通、制造、医疗、农业、金融等各个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
届时企业应用云化率将达 85%,AI利用率达 86%,数据利用率将剧增至 80%,每年 1800 亿 TB 新增数据将源源不断地创造智能和价值。
这份白皮书有三大核心发现:
智能感知,2025年全球设备和物的联接数量将达到1000 亿,智能终端数将达 400 亿
“+智能”催生商业新物种,2025 年全球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达 86%
ICT 带来的长期回报将是非 ICT 投资回报的 6.7 倍,创造 23 万亿美金数字经济
(回复“华为”下载完整白皮书)
以下是关于这三大核心发现的具体表述。
智能感知:智能世界源于万物的感知被唤醒和千亿联接的升级
伴随着感知、联接能力全面提升,人与物将在数据构筑的智能环境中进行交互,这是一切进入智能世界的前提。
GIV 给出多种智能终端数量及感知方式普及率、联接数量、带宽、通信流量等关键定量指标,并对其如何使能智能世界发展做出描述与分析。
智能终端
预计 2025 年全球智能终端数将达400亿,智能终端的角色将从工具向助理的演进,届时智能助理普及率达到 90%。
其中智能手机数将达 80 亿,平板和 PC 电脑将达 30 亿,各类可穿戴设备数达到 80 亿,平均每人将拥 有 5 个智能终端,20% 的人将拥有 10 个 以上的智能终端;
近 200 亿实时在线的智能家居设备,将成为个人和家庭感知的自然延伸。
全球有 40 亿头牲畜、2000 万个集装箱、 3 亿个 LED 路灯、18 亿只水表等等都将被打上 “数字标签”,道路上的车辆、工厂的设备在制品、 货运途中的集装箱、飞机发动机、室内或户外的环境监测设备……
都将被联接到网络中,万物感 知带来的数据洪流将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产业,为智能世界的实现与创新型智能服务提供关键助力。
物联网
生活、工作各个场景中无所不在的感知节点将促进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 逐步融合,为消费、教育、出行、办公等场景塑造新的智能基础平台,由此衍生出更多智慧服务。
以车联网为例,2025 年 5G 联网车辆将超过 6 千万,100%新车都将连接网络,车联网市场空间将达 1450 亿美金。
人、车、交通基础设施之间都将实现联接,联接能力的提升让车联应用从车载娱乐升级到无人驾驶、车队编排与管理、交通智能服务。
车联网市场潜力释放的同时,交通成本也将大幅下降,从每英里 66 美分降至每英里 29 美分;汽车行业将涌现更多转型机会。
智能感知
人类对于物理世界的“感觉”和对于数字世界的“感知”趋于融合,4K、8K 甚至 32K 高清视频将成倍增加个人数字感知的深度和锐度,AR/VR 应用的发展将为感知方式添加新维度, 使人类感知超越物理世界的局限。
2025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将达 80 亿,VR/AR/MR 个人用户数将达 4.4 亿,伴随云能力提升、设备微型化以及通用计算力的加速发展,云 VR 的市场空间将释放更大商业价值,至 2025 年将达到 2920 亿 美元 。
在此基础上娱乐、通信、远程办公等互动模式均迎来革命性变革,“身临其境”的数字化感知将成为常态。
我们将再明日内容中继续为您带来,华为对未来智能产业落地的市场分析,相信对您对智能产业的未来有个大致的了解。
如果您想和其他人分享您的看法,欢迎您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