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fd
发力新一代人工智能
强化工业互联网建设
5月17日,记者从江苏省经信委获悉,为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构筑先发优势,促进全省产业智能化升级,我省印发《江苏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当天,由省委组织部、省经信委联合举办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题研究班也正式开班,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以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核心,力促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经过多年的持续创新发展,江苏已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目前,全省约有 360 家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涉及智能机器人及相关硬件、智能传感器及芯片、人工智能系统(应用)等多个领域,去年全省相关业务收入达 230 亿元左右。
不过,江苏人工智能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有国内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高端产品少、领军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必须抢占人工智能“新风口”。
记者获悉,此次出台的《意见》提出鲜明目标:培育 5 家国内领先的龙头骨干企业,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规模超过 1000 亿元;着力建设 10 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重点领域率先开展创新应用,组织实施 50 个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培育 20 个提供深度应用场景的示范企业;着力打造 4 个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到 2020 年,我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显著,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产业规模和总体竞争力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和应用示范的先行区。
意见提出夯实发展基础,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强化应用牵引,强化人才支撑,注重集聚发展,营造发展环境等7大项主要措施。相关人士解读说,这些措施体现出一方面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另一方面又不急功近利的特点。
比如在培育龙头企业方面,《意见》提出,在语音识别、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高端智能传感器、生物芯片等领域,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培育库,制定入库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正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我省的现状。
同时,奖励机制力度空前。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高地方面,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用才与留才相衔接”,实施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计划,探索研究制定人才等级标准,按照细分行业类别、技术领域等建立国际国内高级人才库,支持省重点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先行先试”,出台特殊人才政策,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给予引才企业最高 1 亿元配套资助。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记者从昨天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题研究班获悉,我省将积极抢抓战略机遇期,以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为核心,突出“建平台”和“用平台”双轮驱动,突出“强支撑”和“建生态”系统布局,着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加快建设、高水平发展。
我省以平台发展为核心,构建发展体系。遴选了30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实力强的大平台推动多平台深度合作发展,积极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大力培育以徐工信息Xrea、苏州紫光UNIPower、镇江大全工业云等为龙头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同时,我省以企业上云为基础,提升应用能力,制定出台了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了企业上云工作指南和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力争到2020年,建设20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30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新增10万家企业、300万台工业生产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初步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到2025年,建成2—3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重点行业全覆盖,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覆盖率超过90%。
记者 蔡 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