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Gartner:手机AI还在萌芽阶段

摘要:Gartner公司首席研究分析师王争:智能手机市场下一步如何走,也许可以等到5G开始勃发的时期才能见分晓。但从更长期来看,为了保证产品的差异化,人工智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关键词。

Gartner公司首席研究分析师 王争

2017年很多区域的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了负增长趋势,竞争不断加剧,市场不断分化,处在前两名苹果和三星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侵蚀,整个市场份额已经比2012年少了15%。除了市场竞争之外,同质化也成为智能手机的一大挑战。Gartner公司首席研究分析师王争表示,智能手机市场下一步如何走,也许可以等到5G开始勃发的时期才能见分晓。但从更长期来看,为了保证产品的差异化,人工智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关键词。

Gartner预测:到2022年,80%售出的智能手机将拥有设备端的人工智能(on-device AI)

现在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在新产品上都会不断突出“人工智能”的卖点。Gartner认为,2017年售出的智能手机,只有10%是设备端的人工智能。看上去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做人工智能,但要区别开基于设备的和通过云端和应用赋能的人工智能。Gartner所说的“设备端”,是采取本地计算方式,对芯片供应商的集成了数字信号处理(DSP)+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单元(GPU)的产品和/或专门的网络处理器(NPU)有一定要求。

Gartner也预测,到2022年,80%售出的智能手机将拥设备端的人工智能(on-device AI)。王争介绍,这一预测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从不同等级的手机去看,基本上现在10%的手机属于高端机。另一方面,是从芯片的层级或者说从厂商的角度去定义。所以从目前的10%再往后五年增长到80%,更多的是说未来五年几乎所有的高端机型上都会有人工智能的功能,中低端会有将近1/3的一个比率。

赋能人工智能的三大基本技术能力

王争表示,现在能看到赋能人工智能的三大基本技术能力:“计算机视觉”、“语意识别”和“数字化的我”。

她介绍,“计算机视觉”是说能够让用户有“看”的功能,通过识别图片和视频,再进一步去处理分析;“语意识别”不是说像现在语音助手的“我能听”,更多的是基于情境的“我能听懂”;“数字化的我”可以说是现在人工智能的进一步,给用户的设备像人类思考模式一样的延伸,帮助用户学习、规划、并处理任务。

王争进一步介绍,“Digital Me”是成为用户的一个部分,它是一个只集中的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在通过所有数据源的分析,知道用户是谁,想要什么,什么时候想要,并且想通过哪一种方式完成,再通过一部分的认证和授权,设备能够去处理以及执行他所想要的。她举例说,比如明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的设备在前一天给我发提醒,说:“明天是她的生日,我根据你的习惯以及你和你妈妈的通话,再根据你自己购买的能力,在提前三天已经帮你下单去买了礼物直接送到你妈妈的住处”。所以它已经不需要去下达任务了,而是可以根据用户之前的行为分析或者信息授权,可以帮助用户去处理任务。

人工智能的两大方向:芯片及用户可见度

因此,Gartner建议手机厂商如果要做人工智能,要更多地从两个方向看:一个是芯片的能力,从强到弱;另一个是人工智能的功能对于用户的可见度。

王争介绍,有一些人工智能的功能,是在背后运作的,可能用户基本感知不到。就像“Digital Me”,在背后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数据收集、处理和算法。例如,以后出境的话,也许就不用带护照,而是直接带一个手机。你的手机作为你最权威的ID,甚至比护照上面的信息更多。以及情感认知,她表示,其实这个功能在移动游戏领域的变现机会可以更多,比如可以通过前摄像头,对用户面部表情进行捕捉,结合手部触控屏幕的力度和轨迹,以及历史数据进行实时情绪分析。那么,就可以知道在哪里需要推出个性化“装备”,帮助用户提升体验。

还有一种,是直接跟用户做交流的。例如,现在有一些拍照的功能会根据文化、区域的不同做出智能选择——西方人比较希望自己的肤色深一些、古铜色,好像每天都在出去度假一样。照相的人工智能功能就会帮他们去做这样的滤镜,而东方人,就会帮你去做偏白的滤镜。这些是不需要用户去设置的,它是根据用户习惯去做的,这是用户能直接感受到的。

王争又举例说,也有芯片的能力比较强、但和用户的交互会比较直接的情况。例如购买家具时,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直接在手机上模拟家具的摆放位置。

智能手机不做AI,或许会丧失一个很大的市场机会,但也存在风险

从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趋势及投资情况来讲,王争表示,消费端的人工智能应用目前还是萌芽阶段,更多只是算法上的提升,只有粗浅的表面功能,暂时不会对用户体验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但从长期看,手机厂商如果不做人工智能的话,也许会丧失一个很大的市场机会。实际要做成什么样等级的人工智能,是不是一定要像华为、苹果这么端到端的去做?是一个需要手机厂商自身去思考的问题。

王争表示,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积累就去广泛投入人工智能的话,对于手机厂商也会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从资金来讲的话,尤其是传统手机厂商的盈利能力很难去承载这么大的投入。

第二,时间上的成本可能也会过大。内部的研发需要漫长的时间,是否也会错过了市场上其他的机会?

王争也建议对于人工智能的投入,要做一个更好的优先级。“不要‘为了部署人工智能而部署人工智能’,要考虑自身的定位,选择主要的用例,基于用例所需的技术能力做针对性的规划。”尤其是发展颠覆性的创新技术,通过CVC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触及更广的领域,提升灵活性并且控制成本,是个值得着重考虑的方式。2017年全球CVC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同比2016年几乎增长一倍。例如,Google和Intel均积极利用其旗下CVC机构 GV和Intel Capital积极进行人工智能布局。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531B1MN9A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