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某某身为云合财政所干部,有资格住廉租房?”“高某某都当金龙小学的老师了,他家还要享受低保?”近年来,成都市金堂县纪委屡屡接到类似的群众举报。
为提升针对此类“微腐败”的执纪监督效能,去年以来,金堂县纪委积极探索构建“大数据+纪检监察智慧治理”新模式,试点打造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从扶贫领域、资金使用、项目运行、行政行为等方面深度挖掘问题线索,实现“微腐败”问题精准发现、问题线索靠前处置。
平台管理人员不定期进行数据碰撞精准查找问题
该平台一期工程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3个月时间内,就从45.2万余条数据中先后检索出7个重点领域的2608个疑似“微腐败”问题。面对疑似线索,金堂县纪委向相关县级部门发出《核查报送“微腐败”问题原因及整改措施的通知》,责成其对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核查,要求“入组到户”“上门见面”,与涉嫌当事人或知情人个别谈话,“面对面”比对核验资料和信息。对核查属实的860余个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行分类处置,不仅开出29份“整改通知书”,责成县民政局、县农林局、县房管局等5个部门和14个乡镇限期整改,约谈19个部门(乡镇)的负责人,还责成相关纪检组(纪委)对35名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对弄虚作假的开展纪律审查。截至目前,挽回经济损失138万余元,59名涉嫌违纪违法的工作人员被立案审查,25名相关责任人被追责问责。
“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大数据+纪检监察智慧治理’平台,持续优化数据采集、平台运行和部门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其在辅助执纪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在初步感受到“大数据”带来的成效后,金堂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做实“线上”工作,精心做细“线下”工作,充分磨砺好这把高科技的擒拿“微腐败”利剑。(作者:王达庆 || 编辑:李金露)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