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写在2018高考前夕

明天就是高考了,我最关心的还是作文。

我并不能够预测某个省份的高考作文题。但是我想,“人工智能”、“线上”、“未来”这样的词语也许会出现。同学们一旦拿到这样的或者类似的话题时,该如何写呢?

我只想说,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写出科技感很强的好文章,我们还是宁愿回首过去。科技越发达,人不一定随之变得更加幸福。那么,中国的古诗词里面,有没有因为没有“人工智能”或者“网络”而不幸福呢?恰恰相反,没有网络,我们的美感反而更强。

我们不妨写一写“美好,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里”。

可供选择的切入点太多了,你看那月亮,自从登月之后,人们再也不会去想象月亮上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人们也不会去同情“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因为科学已经告诉我们,嫦娥不存在,月亮只是那个坑洼不平的星球。

回望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因为通讯的不发达,才会发生那么多深情的故事。仅以唐诗为例,送别诗、闺怨诗、思友人之诗那么繁盛,没有方便迅捷的通讯工具总是原因之一。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过得蝇营狗苟,焦灼不安,也可以活得诗情画意。在诗里头,我们发现了一个美好的天地。亲情、友情、爱情,无不因为遥远的思念而变得悠远绵长,深刻伟大。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最美好的亲情和爱情,欲说还休。因为我想你,在那个雨夜的晚上。

当柳永辞别了心上人,独自去往楚地的时候,他这样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又是欲说还休。这极其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观。

题目的现代感越强,我们作文时回归传统可发挥的空间就越大。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人工智能并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

这个时代讲究“多”、“快”、“浅”,在这样一个普遍焦灼的年代里,有没有人有勇气去坚持“少”、“慢”、“深”?赫尔曼·黑塞说,有些人哪怕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坚持读好经典,哪怕是读好一本经典,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夜深了,匆匆草就,我期待着明天的盛宴。

2018年6月6日星期三

深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07G01ZH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