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杨新宇

第三部分 唯识学对世界的解释

佛学基本教理研究

16.3.意识的作用

外境心识的构件库和记忆特征库很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记忆特征库的内容可能以某种方式进入外境心识构件库,并以这种方式影响外境。这种方式可能比意识到外境心识的投射作用影响更大。记忆库对外境构件库的影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如唐望认为,人类的心智象一个库存系统,把各种事物分门别类地建档于心智之中。通过一种称为“不做”的练习可以把不协调的元素引入心智,从而打断日常事物的流畅进行,结果日常世界就会崩溃,这称为停顿世界。“做”是所有我们认知对象的一部分,而“不做”是不属于这已知范围中的元素。人们熟悉的日常世界规律是外境心识构件库的一部分,而易学规律也是构件库的一部分。不过利用科学规律和易学规律不是要使日常世界崩溃,而是要在这个世界上达到某种目的。

外境心识库到记忆和意识的信息传输可能也存在,如有人认为数学家在思维过程可能会碰到某个柏拉图式的数学世界,数学灵感就来源于此。

由于记忆特征库和外境心识构件库的相互作用,所以,外境心识构件库和记忆特征库具有同构性,故易学规律往往可以在人的心灵深处找到共鸣。邵康节说:“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认为观察外物时要反求自心,也有这个意思。

16.1.外境心识的作用

从外境结构缘起的角度看,复杂的外境结构可以看成从完全没有结构开始,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建构出来的。这个完全没有结构不是象一张白纸式的没有结构,因为白纸已经有了不同部分,这已经是结构了。真正的没有结构是连空间分别都没有,这是外境心识的本源状态。由这个状态分化出外境心识空间,外境心识的空间不可能象人们想象的物理空间那样是完全均匀的、各象同性的、无限的,它本身也是有生有灭变化发展的,应该是有限的、不完全均匀的。这个现实建构出来的东西也应该存在某些结构,这就是外境心识的底层结构。

就象在计算机编程时定义一个三维数组,一个没学过计算机的人理解的三维数组就象数学上那样,就是一个三维数组。而在一个实际编程的计算机工程师看来,计算机里只有一维排列的存储器,没有三维数组。三维数组也好N维数组也好,背后的本质都是一段存储器加上管理方法,定义不同数组的实质是分配一组存储器,并为它们指定一套管理和调用算法。常人按数学的角度理解数组,则在编程序时只能用数学计算等高级功能,而这些计算怎样实现则考虑不到。一个计算机工程师从底层理解程序,了解每个数学计算背后的计算机本质,知道它实际上并不完全象数学上的三维数组那样。工程师们一方面要受许多限制,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在纯数学的理解下难以想到优化程序的办法,所以,同样一个功能如果由一个好的工程师从底层进行优化,效率可以比普通人编的程序快很多倍。

外境空间也是这样,常人理解的外境空间就象一个数学意义上无限的三维数组,没有任何结构,而现实存在的外境空间则象实际的存储空间和调用管理算法,它是有限的、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而且这些结构在现实中会体现出实际作用,这些就属于外境空间的底层结构。易学中的五方配五行、八方配八卦、洛书九宫等等可能都和外境空间的底层结构有关。

作者 | 杨新宇 校勘 | 如义 排版 | 如一 编辑 | 如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09A0C354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