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广东检验检疫局全国首批智能执法机器人上岗

2017年12月11日《中国国门时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开辟“智慧口岸”新征程》, 为全国首批检验检疫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上岗点赞。(作者:陈晨 郑志奋)

开辟“智慧口岸”新征程

——广东检验检疫局全国首批智能执法机器人上岗

12月5日,全国首批8台命名为“国检”的检验检疫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正式上岗,将应用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和广九直通车口岸入境旅检现场。

REC

“机器人展示很好看。”12月5日,广东检验检疫局全国首批8台命名为“国检”的检验检疫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正式上岗,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予以充分肯定。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广东检验检疫局将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运用作为“智慧口岸”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指导广州检验检疫局研发用于口岸非传统安全防控的多功能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

广东检验检疫局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事业发展,建设智慧检验检疫”新目标,迈出了人工智能服务检验检疫精准把关、快速通关的第一步。此举将有效提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风险防控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口岸监管模式实现重大改革。

1

从无到有 引领“智慧口岸”改革

当今世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社会初露端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实现思想转变和技术升级以推动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号角已吹响,人工智能在检验检疫执法层面的运用仍显单薄。

广东海陆空口岸齐全

有全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全国最大铁路客运口岸天河广九直通车客运口岸,两个口岸年均出入境人员达1794万人次,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任务十分繁重。

在时代呼唤与执法需求双重推动下,广东检验检疫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质检总局侯建国书记在广东调研时提出的“四个出经验”(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质量发展和服务把关、质检改革上出经验)的要求,迅速提出研发人工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重要改革思路,填补检验检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空白,推动检验检疫技术装备向高新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

然而,思路的诞生只是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总是胆颤心惊。

人工智能的标准是什么?机器人应该具备哪些功能?红外体温探测参数标准又是什么?

“当时,前路一片空白,担心项目探索失败,内心感到特别迷惑和犹豫。”具体承办该课题的广州局综改办主任杨帆回忆。

就在进退两难关键时刻,课题牵头人——广东检验检疫局局长施宗伟与科研小组多次座谈,部署指导研发工作,为大家扫清疑虑,坚定方向。

广州检验检疫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方案,举全局之力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的人员和经费保障。

历经5个月的不断摸索、碰壁和修正,全国首批检验检疫人工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终于研发成功。

人工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研发由广东检验检疫局施宗伟局长亲自担任课题牵头人,广州检验检疫局具体承担课题研究。

2

AI技术 实现智能防控预警

机器人能做什么?起初,研究人员只是想设计一款满足旅检口岸基本需求的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然而一切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既然可以进行高温探测,那能不能同时具备低温探测功能?这样就能检出旅客携带的低温保存生物制品了。”

“人脸识别技术除了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后期追踪,还能不能加入‘黑名单’旅客拦截功能?” ……

5个月研发期,在无数次头脑风暴的碰撞中,科研小组不断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使其逐渐丰满,逐步成熟。

首代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配置了13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在出入境口岸现场可实现四大功能:

一是高温探测。可通过物联网传导的数据信息,实时对体温超过临界值的旅客实施报警、拦截和引导等功能。

二是低温探测。可拦截旅客违禁携带的通过低温保存的生物制品如动物繁殖材料、人体组织、血液制品等。

三是具备人脸识别技术。可通过该技术对大数据中需重点布控的人员目标,如曾有违规行为的出入境旅客实施精准识别、预警和拦截功能。

四是提供政务咨询服务。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及语音识别功能,与旅客实现人机互动。

非典和埃博拉出血热等疫情席卷而来的惊心动魄仍然记忆犹新。坚守在国门一线的检验检疫人,终于有了可靠帮手。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执法把关效能,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在烈性传染病、核辐射、危化品等高危环境下的直接接触率。

智能技术的高效、精准以及强大的信息储存分析能力,能够提升检验检疫非传统安全防控能力,实现由传统的口岸检疫模式,向“前伸后延”、闭环的国家非传统安全治理模式转变,构建智能化监测预警与控制新体系。

3

语音交互 提供智能咨询服务

“国检,哪个国家的燕窝可以进口?”

“根据相关规定,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已备案注册的企业生产的燕窝允许进口。”

“谢谢你”

“不客气,我一直承受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才华和美貌。”

哈哈

“机器人实在太方便了,而且很智能,跟她对话很有意思。”

12月5日,广州一家企业的报检员在报检大厅体验了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的政务咨询功能,被机器人逗得哈哈大笑。

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及语音识别功能,和旅客实现人机互动,提供检验检疫业务咨询,还可实现业务信息轮播。目前,机器人云端已上传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资讯,充分满足企业和民众日常咨询需求。

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的运用,不仅可以统一法规答询,规范服务操作,真正做到“服务有标准”,还可依托大数据储存库,在面对海量问题时实现快速正确答疑,特别是其智能交流功能都将有效提高民众对其服务满意度,有助于提升检验检疫社会形象。此外,可有力减少工作人员的政务咨询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下一步,广东检验检疫局将继续完善二代智能执法辅助机器人研发应用,运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通过集成不同功能模块,对接CIQ大数据综合指挥中心,进一步拓展智能机器人在检验检疫各业务领域应用,探索出入境“智能监管、高效通关”新模式,建设“智慧口岸”,确保国门安全,优化营商环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2G0FW5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