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尝试用搜索引擎查找内容,却发现被抓取的页面80%都是由AI自动生成的,那一刻我是有些崩溃的。
粗看有理有据,仔细一读废话连篇。此后这些内容被重新抓取,在垃圾堆上缝合出新的垃圾,世代相传永不停歇。
计算机领域有句俗语:garbage in,garbage out,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只能是垃圾。
古老的SEO规则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正有效的内容,像个貔貅一样只吃不吐,只要触发关键词就能无限收录。
从AI文本创作能力达到人类平均线的那一刻起,地球上每天新产出的大部分文章,就不再是出自人类之手了。
毕竟AI生成逼真文章的成本几乎为零,但我们判断信息真伪的成本却没有上限。
这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简直就是强行降智。如果输入的信息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那输出的内容也会陷入幻觉。
当烟雾弹包围了视野,创作者雾里看花,重新寻找优质信息源,又何尝不是新的大航海行为呢。
保持对信息的质疑,就是保持思维的饥饿。质疑本就是创造力的起点,在AI成为生产力的时代,锤炼辨别信息的能力,是无法绕过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