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原理深度解析
传感器技术
TDR(时域反射法):通过电磁波传播时间计算水分含量,精度高但成本较高。
FDR(频域反射法):基于介电常数测量,性价比较高,适用于大面积部署。
数据传输
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成为主流,尤其在偏远农田场景中表现优异。
数据分析
结合气象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平台可生成灌溉建议曲线图。
建设与部署要点
选址原则
代表性强:避开田边、沟渠等特殊地形。
分层监测:根据作物根系分布设置传感器深度(如20cm、50cm)。
维护技巧
定期校准传感器(建议每年1-2次)。
防止昆虫或根系堵塞传感器探针。
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1:盐碱地电导率干扰读数
方案:选择抗盐碱传感器或增加电导率补偿算法。
挑战2:偏远地区供电困难
方案: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组合供电。
结语
土壤墒情监测站的技术成熟度已能支撑大规模应用,下一步需推动设备小型化和成本降低,惠及更多中小农户。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