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保护膜是一种用于保护偏光片表面光学层(如PVA、TAC等)的功能性薄膜,主要用于防止偏光片在生产、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受到划伤、污染或湿气侵蚀,确保其光学性能和良率,保护膜也被称为是“偏光片光学面的物理防护盾”。
其主要应用场景为在偏光片生产完成后,立即贴附保护膜进行收卷或切割;直到在LCD模组贴合前,保护膜均需保持完整,在最终组装时撕除。这就需要保护膜具备高透光率与低雾度的平衡、硬化涂层附着力与柔韧性的兼顾、抗静电、耐高温与结构稳定性、耐腐蚀及水汽毒化、无污染与低析出等特性。
而随着全球液晶显示产能持续向国内转移,国内偏光片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据测算,2025年预计中国大陆地区的偏光片产能将占据全球产能总量的63%,中国大陆偏光片厂商的产能占比提升到58%,偏光片用保护膜的需求量也将“水涨船高”。
从目前来看,我国偏光片保护膜产业已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与大规模生产壁垒,在LCD面板应用中已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但由于在基材、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领域的受限,我国高端显示用保护膜国产化率并不高,仍存在一定的进口依赖现象。
基于此,势银(TrendBank)梳理了国内目前偏光片保护膜成品膜的主要供应厂商(据公开信息整理,若有遗漏或错误,欢迎指正)——
01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进军光学聚酯薄膜及光学功能膜开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拥有全产业链的企业。据了解,目前合肥乐凯在偏光片保护膜领域可具备3500万平米/年的产能,而在基材方面,合肥乐凯具备充足的偏光片保护膜基材产能,可实现约3亿平方米的偏光片保护膜与偏光片离型膜涂布需求。
02
合肥新美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今年3月底,新美材料·新站光学功能膜项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正式动工,该项目规划建设5条国际领先的智能化显示材料生产线,包括2条精密保护膜生产线、1条P0生产线以及2条表涂生产线,涵盖了LCD/OLED偏光片以及OLED支撑关键原材料。项目建成满产后,可实现表面处理膜年产能约5000万平方米,保护膜年产能约8000万平方米、PO材料年产能约2000万平方米。
03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材科技偏光片用聚酯薄膜覆盖偏光片离型膜、偏光片保护膜等5个品种,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进口产品,完全实现国产化。拥有自主研发技术,产线独特化设计能力。现已形成偏光片用聚酯基膜一系列的生产技术能力,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实现了国产产业链的布局。
04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产能产线方面,斯迪克共总投资40,550.67 万元,规划生产线 4 条,涵盖建设2条大宽幅离型膜涂布线和2条大宽幅保护膜涂布线,其中偏光片保护膜方面可实现保护膜年产能17,107.20 万平方米。
05
普利司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2024年,普利司德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研发实力,成功开发出高品质的偏光片保护膜产品,并公开宣布成功量产偏光片保护膜,宽幅可达3m。同时普利司德表示将新建20条光学级保护膜生产线,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做有力的支持。
总体来说,在当下显示产业回暖的大环境下,偏光片保护膜的需求量必将进一步提升。而从制造工艺来看,偏光片保护膜的各类技术门槛略低于TAC膜、PVA膜等原料,加以国内PET基材产能及技术进一步突破,偏光片保护膜国产化进程也已在逐步推进,这也使得偏光片保护膜会是偏光片产业中最有希望在短时间内实现更大规模国产化替代的材料。
基于此,势银(TrendBank)于6月19-20日在合肥举办2025第七届势银偏光片产业峰会!以基于新应用、新现状、新趋势下,对偏光片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深度探讨,对产业发展做出针对性研判,为业界搭建政、产、学、研、资本的高效交流平台,推动高透节能偏光片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契机,助力全球显示行业迈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未来。
文章来源:势银膜链
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