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学发展与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工业化开采紧密相关,与油气勘探开发实践相互促进,碳酸盐岩沉积学、深水重力流沉积学、细粒沉积学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深水油气、非常规油气的规模增储增产。
近年来,我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在源—汇系统与沉积过程正演模拟、陆相页岩沉积特征及对含油气性的影响、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保持机理、低渗—致密碎屑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指导了油气勘探生产中的有利区带评价优选、井位部署、开发方案制定。
随着油气勘探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复杂储层等领域拓展,源—汇系统沉积学与沉积正演模拟技术创新、陆相页岩沉积学、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与智能分析系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相关的研究认识必将为推动全球及中国油气工业高质量发展和陆相页岩革命做出新贡献。
结论及展望
(1) 沉积学的每一次重大革命性研究成果的应用均推动了油气勘探领域的拓展和可采储量的增长。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的建立,促进了20世纪60—70年代油气储产量的高峰增长;岩溶储层与断溶体的新认识,促进了我国21世纪以来储产量的规模增长;深水重力流沉积学的新认识,促进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水油气勘探的大发现和储产量增长;细粒沉积学的新认识,促进了自21世纪开始的非常规页岩油气储产量规模增长。
(2) 通过建立源—汇系统分析方法与沉积过程正演模拟技术,我国在不同含油气盆地砂体演化及其连通性、储层非均质性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典型盆地陆相页岩沉积学研究及储集性、含油气性等分析研究,指导储集层划分和甜点识别,为精细地质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关键地质参数;通过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保持机理、低渗—致密碎屑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与评价研究,评价预测了有利储层分布;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有利储层评价和勘探部署及增储增产。
(3) 随着油气勘探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必然衍生出新的沉积学分支学科及新的学科增长点,应用数字化新技术方法,建立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和实验技术的交叉联网是必然趋势,源—汇系统沉积学与沉积正演模拟技术创新、陆相页岩沉积学、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与智能分析系统是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引用本文
朱如凯, 孙龙德, 张天舒, 张志杰, 沈安江, 毛治国, 王兆明, 任义丽, 江航, 张素荣, 万力.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沉积学研究新进展与发展方向[J]. 沉积学报, 2025, 43(1): 1-19.
Citation
ZHU RuKai, SUN LongDe, ZHANG TianShu, ZHANG ZhiJie, SHEN AnJiang, MAO ZhiGuo, WANG ZhaoMing, REN YiLi, JIANG Hang, ZHANG SuRong, WAN Li. Advances and Trends in Sedimentological Research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25, 43(1):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