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卡片#《吴优:医疗品牌资产构建》
【书中原文】
中国私立诊所行业起步晚、起点低,存在内卷竞争严重、同质化服务等问题。如“今天基层医疗高度内卷的同质化服务,不仅伤害彼此,而且只能眼睁睁盯着整个行业流量的快速下滑”。
构建小组织商会和联盟的重要性,商会是 ToB 属性的风司和发展共同体,联盟则是 ToC 属性的私域合作组织。
【核心概念转述】
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通过构建商会和联盟实现资源协同,形成商业利益共同体。
过去常常只注重竞争,现在应该在竞争中寻找合作机会,发挥各自特色。
大家都认为同行是竞争对手,其实小组织之间可以形成竞合关系,共同锁住顾客。
【个人体验】
曾看到一些诊所在竞争中互相压价,结果都难以生存。
听过朋友说,几个不同类型的诊所联合起来,共享患者资源后,情况大有好转。
有数据表明,小组织通过共享资源可以显著提升效率。
【行动指引】
当考虑开设或经营诊所时,可主动寻求与其他不同类型诊所或相关机构合作,构建合作共同体。
能做的最小动作是先与周边诊所交流,探讨合作可能,如共享设备、转诊患者等,逐步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提升自身竞争力。
诊所间合作成效的七大具体量化方法:
1.从服务量角度
诊疗人次增长:对比合作前后的总诊疗人次,如计算每月或每年的门诊量、住院量等变化。例如,合作前每月诊疗人次为 x,合作后增长至 y,通过(y - x)/x ×100% 可得出诊疗人次的增长百分比,这能直观反映患者流量的变化。
病床使用率:计算病床的平均使用率,即一段时间内已使用的病床日数占可供给的病床日数的比例。例如,某诊所共有 10 张病床,过去一个月实际使用了 200 病床日,则病床使用率为 200/(10×30)=66.7%,合作后若该比例上升,表明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2.从运营效率角度
平均诊疗时间:统计患者从就诊到完成治疗的平均时间,包括挂号、候诊、检查、取药等环节的总耗时。如合作前平均诊疗时间为 t1 分钟,合作后优化流程,平均诊疗时间缩短至 t2 分钟,则可量化为缩短了(t1-t2)分钟的诊疗时间,体现了诊疗效率的提升。
药品采购成本:比较合作前后药品采购的平均成本。例如,某药品在合作前的采购价为 p1 元/盒,合作后通过联合采购,价格降至 p2 元/盒,按每月采购量 q 盒计算,每月可节省成本(p1-p2)×q 元,这直观地展现了合作带来的成本控制效果。
3.从经济效益角度
收入增长率:计算诊所的总收入在合作前后的变化率。如合作前年收入为 A 万元,合作后年收入达到 B 万元,则收入增长率为(B-A)/A×100%,反映了诊所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成本降低率:分析合作后诊所运营成本的降低情况,包括人力成本、设备使用成本等。例如,合作后通过共享设备,设备使用成本从每月 C 万元降至 D 万元,则成本降低率为(C-D)/C×100%,体现了合作对成本控制的积极影响。
4.从患者满意度角度
患者满意度评分: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对诊疗服务、就医环境、医护人员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满分按 100 分计算。合作前平均满意度为 S1 分,合作后提升至 S2 分,则满意度提高了(S2-S1)分,这能从患者体验方面量化合作成效。
患者投诉率:统计患者投诉的次数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如合作前每月投诉率为 c1%,合作后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投诉率降至 c2%,则投诉率下降了(c1-c2)个百分点,表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提高。
5.从医疗质量角度
治愈好转率:统计某类疾病患者的治愈好转人数占总治疗人数的比例。例如,对于某种常见疾病,合作前治愈好转率为 m1%,合作后通过共同研讨治疗方案等,治愈好转率提升至 m2%,则提高了(m2-m1)个百分点的治愈好转率,反映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医疗事故发生率:计算合作前后医疗事故的发生次数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如合作前医疗事故发生率为 a1‰,合作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事故发生率降至 a2‰,则事故发生率降低了(a1-a2)个千分点,这体现了合作对医疗安全的保障作用。
6.从资源共享与利用角度
设备利用率:对于共享的大型医疗设备,计算其年使用时长或检查人次。例如,某设备合作前年使用时长为 h1 小时,合作后通过共享预约,使用时长增加至 h2 小时,则设备利用率提高了(h2-h1)/h1×100%,提高了设备的投资回报率。
人力资源共享比例:计算共享的医护人员人数占总医护人员人数的比例。如两家诊所共有医护人员 n 人,合作后有 k 人参与了双方的诊疗或会诊工作,则人力资源共享比例为 k/n×100%,这体现了人力资源的协同利用程度。
7.从可持续发展角度
新业务拓展数:统计合作后新增的诊疗科目、特色服务项目等数量。例如,合作前某诊所仅有内科、外科等基础科室,合作后共同开展了康复理疗、中医保健等 x 项新业务,这表明诊所的业务范围得到拓展,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科研成果数量:记录合作后共同开展的科研项目数、发表的学术论文数等。如合作前每年发表论文 y 篇,合作后通过共享病例资源、联合研究等方式,每年发表论文数增至 z 篇,则科研成果数量增加了(z-y)篇,这反映了合作对诊所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