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老家到常驻北京,这位深耕信息技术领域的理工女地锦,在2023年因陪伴孩子参与颖儿老师的自然观察课,从而叩开了自然观察世界的大门。2025年,地锦加入"观察一棵树"活动。短短四个月,她笔耕不辍,为槭树、松树及身边的自然景致撰写了30多篇自然观察笔记。连她自己回首这段历程,都不禁感叹这份成长的不可思议。
地锦为观察的两棵红花槭赋予了充满诗意的名字。她常去的公园中有座名为眉轩的建筑,其眉心位置栽种着两棵红花槭,树旁墙壁上镌刻着"花飞天外一河水,春入眉心两处芳"的诗句。受此启发,她将其中一棵命名为"东眉心",还特意找来另一棵作为对照树,唤作"西眉心" 。而后,她以围观者身份加入松树组,却被观察的魅力深深吸引,毅然投身松树观察。她带着诸多疑问,渴望通过观察学习,对北京常见及部分稀有的松树品种形成初步认知。此次参加2050大会,她还精心准备了许多松果,与大家分享自然的馈赠。
尽管并非植物学专业出身,地锦的观察记录却展现出了专业水准。从观察伊始,她便运用大量植物学知识,为观察的树木建档,仔细挑选观察枝与备用枝,对每个观察到的细节都用高清照片记录并进行细致入微的文字描述。更令人惊喜的是,她会在每次观察作业后挥动画笔,描绘出各种灵动的鸟儿,让每个节气的观察都充满仪式感。
5月8日晚8点,诚邀您一同相约直播间,聆听地锦讲述这短短数月间,在观察树木过程中发生的精彩故事。提前翻阅她的观察笔记,便能跟随她细腻的笔触,感受每一次饱含深情的观察与记录,领略自然观察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