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雪季结束了,冬天滑雪的朋友,在夏天干什么呢?去海边冲浪?还是去沙漠滑沙?
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找个空地,玩一玩陆地冲浪。它不如滑雪好玩,也不如海上冲浪来得难,重要的是便宜,不用买雪票,在家附近或者在任何可能的适当场所随时可以来一下。
那么,如何进行陆地冲浪呢?很多朋友说,请教练。不过,笔者碰到的多是读书人。读书人有一个特点,不能用文字表达的,都不容易懂,非要文字上理解了原理,才能行动。
对这些朋友老说,用文字整理一下技术,在文字上理解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我用ai整理了一下陆冲入门和进阶的技术。
不过,ai也不是万能的,它的整理,一些技术细节也有很多错误,比如上板第一只脚要踩在前桥,它却说要踩在后桥。重心需要放在前脚,它却说重心放在前脚等等。然后我跟它说,是不是错了,它回答说,的确是错了,再把纠正的技术呈现出来。
下面是经过认真专业矫正后的陆冲入门和进阶的技术细节。不过,我的水平仅限于入门,进阶技术会一点,但还不够熟练,可能还有错误,这就需要更专业的专家来矫正了。另外,文字表达相对于行动示范,表达的内容比较有限。所以,以下的入门和进阶技术,还需要方家来进一步纠正和补充。仅供参考。
前期准备
选择合适装备 :根据个人身高体重选择合适尺寸的陆地冲浪板,新手适合较软的弹簧或者轮子以获得更好抓地力,转向系统要灵活且稳定。
做好安全防护 :佩戴头盔、护膝、护肘等防护装备,选择平坦、人少、无杂物、地面平整干燥的空旷场地练习,避免陡坡和湿滑路面。
基础练习
上板与站姿 :先一只脚踏上板头顺板方向桥上的位置,重心在前脚,在板心的位置,另一只脚留在地上辅助推动,并辅助前脚为重心保持平衡滑行。然后后脚上板,呈丁字形脚位,上板后,前脚转向和后脚脚平行或前脚稍微指向滑行前方,膝盖微弯,身体重心居中靠前脚,或者在前脚。双脚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的位置,后脚可以放在桥钉上位置,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重心转移与转向练习 :微微下蹲,将重心八成放在前脚上,前脚做缝纫机的运动,推动板向前运行,向前方向滑行,感受身体和陆冲板的摆动。通过转移身体重心来控制方向,但重心在板内,向身体的前倾斜加速,向身体的后倾斜也加速速,在直线滑行的基础上,在空旷的地方慢慢尝试左右转弯。
脚踝与膝盖发力练习 :保持平行站姿,腰胯和肩膀不发生拧转动作,脚位站在陆冲的中线上,脚均匀在板的桥钉上。通过脚踝和膝盖的短促、快速发力,找到瞬间爆发力施压的感觉,让陆冲板动起来。
进阶练习
腰胯发力练习 :此阶段肩膀只是跟转和辅助,注意力集中在腰胯上。双手可自然摆动,和身体锁住相对位置,不用过于在意手会乱甩的情况,通过腰胯的扭动带动陆冲板前进。如果难以协调脚踝、膝盖、腰胯的发力,可先忽略膝盖的使用,将脚踝和腰胯协调在一起,找到感觉后再加上膝盖的参与。身体保持核心发力,身体和手脚围绕核心保持肌肉发力状态,形成杠杆,把力量传递到板上,驱动前轮倾斜向前运行。
平衡与稳定练习 :在滑行过程中,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双脚微微用力压住板面,重心落于双脚之间靠前位置。在熟练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身体重心放在前脚或后脚上,或者前后移动,感受不同的滑行感觉。当然,要注意重心不要后躲,以免发生射板摔倒的情况。
滑行与转弯练习 :身体向想要转弯的方向倾斜,同时转动前桥,利用核心力量带动腰部和胯部向转弯方向扭动,双脚配合身体的扭动,适当调整角度和压力,前脚负责控制方向,前脚负责提供动力,后脚提供稳定性,辅助提供动力,转弯时可以通过加大身体倾斜角度和扭动幅度来减小转弯半径。
荡板(Pumping)练习 :通过身体的扭动,像蛇形般扭动身体,同时沉肩、压身、推重心,用身体带动板子前进,而不仅仅是用脚踝去推动。这个动作需要找到身体的节奏,脚踝、膝盖、腰胯、肩膀协调发力,通过不断的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发力方式。这是进阶的技术。
减速、刹车练习 :减速时,可以前脚板转到滑行方向,同时后脚下板触地,但重心在前脚,在板上,尝试用 non-dominant foot(非主力脚,如果是 regular 站姿,就是右脚;goofy 站姿则是左脚)轻轻摩擦地面,慢慢减速。停止时,将一只脚放在地上,弯曲膝盖降低重心,慢慢将重心移到地面脚上,轻轻擦地直至停下。这个技术入门时不用练习,因为滑行如果不是下坡,速度都比较小,不发力就会很快慢慢停下。这和滑雪不一样,主要依靠横滑来刹车或者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