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高校采购信息引发全网关注——某高校被曝花费75万元购买一批型号为“WR2041+”的路由器,而市面上的价格仅为299元一个。这条消息一出,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发酵,“高校采购乱象”话题再次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299元变75万,合理吗?
这起事件最初出现在一份公开的政府采购数据中。文件显示,该高校一次性采购了多台型号为“WR2041+”的路由器,单价高达数千元,总金额75万元。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路由
器在电商平台的标价不过区区299元。
“这是路由器,还是金条做的?”一位网友吐槽道。
面对舆论压力,该高校迅速作出回应,称:“并非采购普通家用路由器,设备为定制型号,具备校园网络定向功能和安全防护系统,价格包含安装调试、网络配置、安全接入和维护服务费。”
回应合理吗?网友:听起来熟悉
如果你是老网民,或许对这类回应并不陌生——“不是普通配置”“包含服务费用”“专业定制”……每当“天价采购”事件曝光,官方往往会给出类似的解释。
但这一次,网友显然并不买账。有人直接评论:“服务费能服务到月球吗?”也有人贴出该型号路由器的芯片参数,直指“没有特殊定制可能”。
更有网友开始深扒相关合同条款、供应商信息,发现其中可能存在“同一供应商中标多所高校”及“多个批次同款设备报价不同”等疑点。
高校采购为何频频出事?
这并不是第一次高校采购被质疑“价格离谱”。前不久,某高校曾采购上百个“智能饮水机”单价接近万元;而再早些时候,还有高校采购投影仪单台价格超市价五倍。
高校作为公共财政资金的重要使用单位,一旦出现采购不透明、预算虚高等问题,不仅损害了公众信任,也涉嫌违反相关财经法规。
专家指出:“虽然高校采购往往确实需要一些定制化服务,但问题是,信息不透明、缺乏监督,容易滋生价格虚高和利益输送。”
舆论发酵,是否会真正改变?
目前,该高校已表示将配合审计和监督部门进一步核查。然而,网友们更关注的是,这类问题究竟是“个例”还是“惯例”?是否每一次都是舆情过后风头一过,便不了了之?
在这个全民都能查价格、比参数的时代,任何“不合常理”的采购行为都很难再悄无声息地过去。正如一位博主所说:“如果每个路由器都值这么多钱,那我们早就用上6G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