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信息表明,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提交了一项名为“分体 AR 眼镜的通信方法、装置、分体AR眼镜及介质”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 CN119967620A,申请时间为 2024 年 12 月。
从专利摘要来看,该分体 AR 眼镜由控制终端和 AR 眼镜本体构成,AR 眼镜本体搭载了多个传感器。该通信方法主要作用于控制终端,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当控制终端接收到待处理数据时,会先确定数据来源与类型,数据来源主要有外部设备或AR眼镜本体。
若数据源自外部设备,控制终端会依据待处理数据类型以及第一预设 WMM 优先级配置机制,为数据设定相应的 WMM 优先级,再按此优先级将数据传输到 AR 眼镜本体;若数据来自 AR 眼镜本体,控制终端会先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依据第二预设 WMM 优先级配置机制,把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 AR 眼镜本体。
在当下的 AR 眼镜市场,数据传输的效率与稳定性是影响产品体验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分体式 AR 眼镜,需要在控制终端和眼镜本体之间频繁传输大量数据,像视频流、传感器数据等。传统通信方式难以满足实时性和高带宽的要求,容易出现画面卡顿、延迟等情况。
灵伴科技的这项专利,借助创新的 WMM 优先级配置机制,能依据数据来源和类型,智能分配传输优先级,从而保障关键数据快速、稳定传输,显著提升 AR 眼镜的使用感受。
以实际场景为例,当用户使用 AR 眼镜进行实时导航时,来自外部地图服务器的导航数据至关重要,属于关键数据,需要优先传输,以保证导航信息及时更新;而此时眼镜本体的环境光传感器数据,虽然也有一定价值,但对实时性要求没那么高。
借助该专利技术,控制终端能够精准区分这两类数据,为导航数据分配更高的 WMM 优先级,优先传输,让用户能及时获取准确的导航指引,环境光传感器数据则在确保关键数据传输的前提下有序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