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周期10年!天问二号采样返回去彗星,还有大目标?空间站食品披露

出发去“追星”!

近日,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已经顺利转入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

这次“天问二号”任务,由主探测器和返回舱两大部分组成,采用圆形柔性太阳翼以增大接收阳光的面积,这也有助于在飞行中更好地获取能量。

此前,执行天问二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已于5月14日顺利由技术区转入发射区,并完成吊装、对接等工作。

而这次“天问二号”发射,不仅将执行多项任务,还有着一个大目标。

“天问二号”

与“天问一号”不同,此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前往火星,并携带了祝融号火星车,一次就完成了环绕火星、着陆火星、巡视火星三大步。

而这次“天问二号”任务并不是“天问一号”任务的延续,而是一次新的开始。

按照计划,“天问二号”探测器将会通过一次发射,就完成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

如果顺利完成这一项任务,我国将会获得来自小行星2016HO3珍贵的样品,同时也会掌握这一颗小行星以及主带彗星311P的详细信息。

天问二号探测器也是我国的第一个小行星取样返回地球的探测器,在此之前,我国还没有开展过小行星取样返回地球的任务,所以此次任务非常具有挑战性。

此前,探测器进行月球采样时,由于引力比较大,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表面后,就可以在月球表面采集表面土壤,也可以在月球表面钻取深处的样品,而小行星采样却与此不同。

由于小行星的引力小,不足以让探测器一直留在其表面,所以想要采样,探测器就需要与其一起飞,也就是伴飞,然后在飞行过程中择机取样。

而且探测器在小行星表面并不是真正的“着陆”,而是“接触”采样。这就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样品的采集工作。引力差异还会导致探测器着陆小行星时收到砂砾、尘埃的干扰。

同时,这次采样的目标小行星2016HO3,距离地球超4000万公里,且只有40米到100米的直径,想要精确采样,无疑更增加了难度。

而这次任务周期也比较长,一共需要10年时间来完成,一旦采样成功,这也将是我国首次从行星际取回样品。

除此以外,这次任务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为2030年前后的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奠定基础,验证探测器长时间在轨可靠性、高速再入技术及深空导航能力。其采样机械臂设计、轨道规划经验将直接应用于火星任务。

由此可见我国航天的快速发展,而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出,毕竟在我们身边也多了很多航天元素。

就连航天领域的精准营养食品——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也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到了我们身边。

作为特殊领域食品,其采用高科技核心技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能量元素,不仅可以应用于航天,也可以作为日常食品食用。

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无疑说明了近年来我国航天正在不断崛起,期待未来我们的火星任务也能早日成功。

相关推荐:嫦娥五号月壤运抵海外!美国申请通过却没拿到?空间站食品披露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zcRv5ZWn433bKsgJt2eSJ_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