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发布2米分辨率海岸线数据库:揭示潮间带格局与海平面变化敏感区——Scientific Data 最新数据集解读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交汇的前沿界面,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域开发,也反映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过程的直接信号。然而,受限于观测手段和分辨率,全球范围内尚缺乏统一、高精度、动态可比的海岸线数据库。
近日,佛罗里达大学Sanduni D. Mudiyanselage团队在《Scientific Data》期刊发布了首个全球2米分辨率卫星图像海岸线数据库,涵盖2009–2023年间海岸线、潮水概率图与潮间带数据,为海岸带管理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英文题目:A global high resolution coastline database from satellite imagery
中文译名:来自卫星图像的全球高分辨率海岸线数据库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7日
发表期刊:Scientific data
第一作者:Sanduni D. Mudiyanselage et al
第一单位:佛罗里达大学
DOI:10.1038/s41597-025-05180-9
要点解析
1️⃣全球2米海岸线图首次发布,源自14年Maxar多光谱影像
研究基于Maxar卫星(原DigitalGlobe)2009–2023年海量多光谱影像,结合潮汐建模与机器学习算法,提取出对应潮位中值的全球海岸线,并匹配各时空点的潮位信息,精度远高于NOAA等标准产品。
2️⃣数据产品包含三大核心内容,完整刻画海陆边界特征
海岸线线状产品:统一至中值潮位的全球海岸边界;
水体概率图:指示特定区域在影像集中的“被水覆盖概率”;
潮间带区划图:基于水体概率差异推导低潮与高潮间水平覆盖范围。
3️⃣最大潮间带现身阿拉斯加,面积超124 km²,宽度达3.8 km
数据显示,全球最大潮间带位于阿拉斯加中南部,面积达124.7 km²,横向宽度最大值达3.8公里,展现了该区域对潮位变动的极高敏感性与生态特殊性。
主要发现
1️⃣ 全球统一海岸线数据显著提升比对与变化监测能力
相比NOAA等现有海岸线产品,该数据库分辨率提升至2米,且统一基于“影像潮位中值”,可实现全球不同区域间横向对比;
对极端天气、海岸侵蚀、岸线变化趋势等研究具有重要基础价值。
2️⃣ 潮间带作为气候敏感区首次全球量化,利于生态脆弱带识别
潮间带反映高潮-低潮覆盖带变化,尤其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成为动态变化“热区”;
数据产品可广泛用于湿地保护区划、海岸基础设施布局、防灾减灾方案制定等。
3️⃣ 可支持全球尺度的海岸带管理与未来变化模拟
数据覆盖全球各类自然与人造海岸类型,可结合海平面上升模拟评估未来风险区分布与土地利用变动趋势;
适用于沿海城市规划、港口开发、生态评估、遥感建模等多领域。
研究总结
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构建了全球首个统一标准、2米精度、覆盖14年时序的海岸线与潮间带数据库,填补了全球海陆交界面遥感数据的空白。研究不仅提供了全球尺度海岸变化分析的关键基础资料,也为应对海平面上升、加强沿海生态保护、提升防灾能力提供了科学支撑。
图解科学突破
E N D
免责申明
本推送文章(数据)来源于公开渠道,我们已注明相关信息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或出处所有。本推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信息分享。欢迎广大学者们转发本号发布的内容,可留言或后台私信韦丰小编进行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