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THE BLUE WORD TO FOLLOW US
信创适配测试概述
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测试是指为确保国产信息技术产品(包括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能够在信创环境下稳定运行、相互兼容而进行的系统性测试工作。
信创适配测试的意义
保障国产信息技术产品生态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验证产品是否符合信创标准和要求
促进国产信息技术产业协同发展
为政府采购和行业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测试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采用国产化软硬件产品。但原有应用系统多在非国产化环境开发,可能无法完全兼容新的国产化环境。通过信创适配测试,能降低系统迁移风险,保障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用户需求,是应用系统迁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测试的类型
终端适配测试:
针对服务端不改动,仅适配信创终端的情况。适用于基于 B/S 或 C/S 架构开发的应用,以及不适合迁移或迁移成本高的系统。
系统迁移适配测试:
适用于服务端及客户端都要从非信创环境迁移到信创环境的情况,要求迁移后系统保持原有功能和性能。
系统重构适配测试:
针对技术架构不支持国产化环境,或需根据新业务需求重新开发的系统,要求重构后的系统完全适应国产化环境。
测试的主要内容
硬件兼容性测试:
检查国产硬件设备与现有系统的适配情况,包括 CPU、GPU、外设等,确保各硬件组件能正常协同工作。
软件功能测试:
重点验证国产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兼容性,保证各类软件能在信创环境中正常运行,功能完备、正确且依从相关标准。
性能测试:
关注系统在信创环境下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如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占用率等,确保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安全性测试:
验证信创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包括数据加密、用户认证、权限控制、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方面,保障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
测试的流程
测试环境准备:
搭建符合信创标准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中间件等。
测试计划制定:
根据系统特点和业务需求,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范围、项目和标准。
测试用例设计:
针对不同测试项目,设计全面的测试用例,覆盖各种可能的使用场景和边界条件。
测试执行:
按照测试计划和用例,逐一执行测试项目,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问题分析与修复:
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开发团队协作,制定解决方案并进行修复。
回归测试:
对修复后的问题进行重新测试,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测试报告生成:
汇总测试结果,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覆盖率、问题统计和改进建议等。
测试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国产软硬件生态不完善:
部分领域国产替代品可能存在功能缺失或性能不足问题。解决办法是与厂商密切合作,提供详细测试反馈,推动产品改进。
测试环境复杂:
信创环境涉及多种国产软硬件组合,搭建和维护难度大。可采用虚拟化技术和容器技术,构建灵活可复用的测试环境。
测试用例覆盖不足:
因信创环境特殊性,传统测试用例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所有场景。需根据信创特点,设计专门的测试用例库,并不断更新完善。
性能优化难度大:
国产软硬件性能特性可能与原有系统不同,需进行深入性能分析和优化。可借助专业性能分析工具,精准定位性能瓶颈,制定针对性优化方案。
安全风险评估复杂:
信创环境下安全风险评估需考虑更多因素。建议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测试方法,如代码审计、渗透测试和安全配置核查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