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外国展商组团打卡,文博会到底有谁在?

年轻创业者的“科技”与“文化”

一个简单的机械台、一只小小的笔尖,就能在传统莎草纸上画出一幅画。而这幅画,正是根据你的名字翻译成古埃及象形文字后设计画出来的。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现场,发现了一些具有科技背景的年轻人,看他们是如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Pyrus机器台正在作画。直新闻/摄

这家能用古埃及文字画出名字的企业名为Pyrus,创业者都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全部是机器人专业出身。为何不继续从事高科技产业,而是转身投向文化创业?Pyrus创始人之一的Mostafa给出的答案是:“为了不让古埃及文化停留在过去。”

这群来自埃及的年轻人认为,埃及拥有丰富的古文化,且享誉世界,全世界的游客都心向往之,但多年来文化的呈现方式单一,很少有过创新。“二十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Mostafa如此形容道。

而他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这些古老的文化再次“活起来”,走到年轻人的眼中、心里,让那些辉煌的历史不再停留于旅游纪念品中,而成为能与现代人日常产生共鸣、有紧密联系的文化表达。Mostafa坚信,科技赋能传统,既是延续,更是重生。

如今,Pyrus已经在瑞士、德国、日本设立了分公司并进行常态化的文化展出,而此次来到文博会,是他们第一次走进中国。

Pyrus创始人正在和顾客交流。直新闻/摄

走进中国的第一站,Pyrus就选择了深圳。Mostafa兴奋地说:“因为我知道深圳是一座科技之城,是中国的科技高地,而文博会则是打开中国市场的桥梁,我希望在这里了解人们对我们产品的态度。”来深圳不到48小时,深圳人对古埃及文化的巨大热情就已经彻底打动了他,他激动地说:“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在深圳设立分公司。”

在Mostafa看来,文博会不仅是展示产品的窗口,更是一个能将文化创意推向全球的重要跳板。借助文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叠加深圳作为全球创新高地的城市气质,这一次,他们希望让古埃及文化鲜活地走进中国,走向世界。

一座以科技闻名的城市,正在激发新的文化灵感。深圳的创新土壤不仅孕育了无数科技创业者,也吸引着像Mostafa这样的年轻人,把“科技+文化”的梦想带到文博会。

一对跨国夫妻和他们的深圳缘分

同样与深圳和文博会有着深深缘分的,还有来自非洲马里的一对跨国夫妻。

“哇!好漂亮呀!”一群来自深圳的小朋友齐刷刷在摆满亮闪闪的首饰展台前驻足,而这个展台,属于一对跨国夫妻。

跨国夫妻精心准备,把他们所有的产品都展出在文博会上。直新闻/摄

Amadou来自非洲西部一个叫做马里的国家,他的妻子海涵是中国云南人。他们相识在昆明,海涵告诉直新闻记者,十多年来,他们来过深圳很多次,每次在这里都会有新的灵感。Amadou感慨,深圳是一个令他们着迷的城市,“因为这里的产品、科技都是中国最好的”。他们笑着说,这一次来到深圳,来到文博会,就像是回家了一样。

Amadou曾经在云南留学,毕业之后,他并没有选择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把具有非洲特色、文化意涵的手工艺品、农产品带到中国市场。他直言,“好的东西就要分享给大家”,这是他如此坚定选择这条道路的初心。

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而 Amadou对于进入中国、尤其是进入深圳市场信心十足,而他的

底气来自自己的产品:“来到深圳的东西品质不可能差,因为这里的人见多识广,品味很高,所以只有好的东西才能够在深圳的市场站住脚。”

事实上,Amadou和妻子的手工产品也确实没有让大家失望。直新闻记者见到Amadou是在文博会的第二天,他告诉直新闻,虽然才“开业”两天,但他们的订单量已经爆棚。其实,这已经是Amadou和妻子第三年参加文博会,他们还在这里认识了不少朋友。这两天,有一名老顾客找到了Amadou,这位老顾客对Amadou说:“你的产品好用,我知道这一次你还会来。”Amadou感慨,或许这就是坚持来文博会的意义之一。

十分有趣的是,直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Amadou还在现场与他的非洲朋友直接用中文交流起来。Amadou说,这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啦!例如对面的法国展商,还有旁边来自加纳的展商,他们的母语不同,却在文博会上用中文进行交流。Amadou笑道,这其实说明,中国正在不断迈向国际化。在深圳、在文博会上用中文交流的外国展商,只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一个缩影。

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技艺传承者

在展商Asilbek的家乡——乌兹别克斯坦,有着传承千年的手工地毯织造技艺,出品的手工地毯曾是丝绸之路上最传统也是最抢手的货物之一。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不愿继承这门“挣得少”的传统手艺。

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手艺就没有出路了呢?Asilbek所在的家族企业给了一个全新的答案。他们选择了一条坚守与革新并行的道路——也就是以相对高的价格收购这些精湛的手工艺品,然后对外出口,再将利润反哺当地手艺人。这不仅让老手艺得以延续,也逐渐吸引更多年轻人重新学习传统的编织工艺。

中国市场一直是Asilbek的重要目标,过去他每年都会参加上海进博会。从去年开始,Asilbek开始转向文博会,因为他认为文博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希望通过文博会来有效增加自身品牌与乌兹别克斯坦文化产品的曝光度。去年刚参加文博会时,Asilbek实现了百万级的成交量,这一次,他的目标更大,是千万级别。

Asilbek告诉直新闻记者,其实他的目标并不止于保护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文化技艺。通过中国市场,借由文博会,他希望打造一个更加成熟的文化IP,连接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艺术家,让更多的传统技艺都能被看见、被传承。

Asilbek不只是在销售产品,更是在文博会上讲述他的“文化复兴”。

文博会的“文化使者”——咖啡啤酒与占卜

直新闻记者还在文博会现场偶遇了一名来自土耳其的网红咖啡师JoJo。

今年,JoJo另辟蹊径,将“占卜咖啡”带进了文博会。直新闻记者就发现,在土耳其展台一个咖啡制作台前排起了长龙。为何这个展位人气爆棚?原来是当你喝完一杯小小的咖啡后,可以借由沉淀在杯底的咖啡渣来解读运势,这一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了不少人参与,也成为土耳其展厅最具互动感的展项。

品尝完咖啡,JoJo正在给顾客详解占卜。直新闻/摄

JoJo在中国生活已有23年,在深圳定居5年。之所以选择在深圳定居,JoJo直言,他去过中国很多城市,“深圳的气候最好,深圳也最有活力”。再说到JoJo主营的咖啡,来深圳那他真是选对地方了。在深圳,各式各样的咖啡馆随处可见,咖啡产业也是活力十足,不仅咖啡企业数量位居全国榜首,而且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品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咖啡之城。

直新闻记者发现,在土耳其展厅里还摆着一排又一排艾菲啤酒,而这正是土耳其人喜爱的国民品牌。

“土耳其有古老的信仰,也有现代的节奏;有传统的仪式感,也有自由的生活选择。啤酒是一个更多元、也更真实的土耳其象征。”JoJo笑着说。有趣的是,借由文博会,艾菲啤酒还获得了“国际认可”。 2024年,艾菲啤酒被选为上合组织国家的特色产品,而促成这一合作的,正是当年的文博会,艾菲啤酒由此登上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JoJo正在制作咖啡。直新闻/摄

据悉,本届文博会共组织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还有很多外国展商在文博会开单满满。直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些参展商其实并不只是“蹲守”在自己的展厅上等待客人的到来,实际上,他们很多时候都不在自己的展厅里。

那他们都去哪里了呢?他们会到别的展厅去串门、去体验别的商品,也会去和顾客们交流。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国际参展商愿意跨越遥远的距离,来到文博会的原因。

作者丨张思南 林舒琪

排版丨李烁

编辑丨赖晨璐

审校丨曾子瑾

监制丨池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EOQ512ZLYtU_yv3HQsmWX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