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最近两年家用智能洗地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量快速增长,作为智能家居场景中的核心品类,洗地机凭借“吸拖洗一体”的集成化设计,已成为中国家庭地面清洁的标配工具。然而,随着用户对清洁效率、操作便捷性及人性化设计的期待不断提升,传统洗地机的技术瓶颈逐渐显现——机身重量大、操作费力、清洁死角处理难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实际使用体验。在消费升级与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下,家用洗地机正从“功能满足”向“体验升级”跃迁。
而在各大品牌最新发布的洗地机产品中,“助力”功能一直备受消费者好评,最新的“双向助力”更是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据用户调研数据显示,配备电机助力的产品复购推荐率提高40%,用户日均使用频率提升30%,增强了产品依赖度。
本末科技以“直驱技术和助力功能”为核心突破口,与各大头部家用机器人品牌合作,重新定义家用洗地机的交互逻辑,陆续推出的M06和M05系列多型号直驱电机,不仅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更推动洗地机从“工具”向“智能助手”进化,提升客户体验,并赋予洗地机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一、从“机械驱动”到“体验赋能”
1、传统洗地机的“力不从心”
传统洗地机虽解决了传统拖把的重复劳动问题,但普遍采用“减速电机+传动机构”的驱动方案,通过齿轮或皮带传递动力,存在“操作疲劳与体验断层”的痛点:
·物理阻力大:滚刷与地面摩擦、机身重量集中于手腕,长时间使用易导致手臂酸痛;
·场景适配差:从客厅瓷砖到卧室木地板,阻力变化需用户手动调整力度,操作门槛高;
·人群覆盖窄:老年人、女性用户因力量不足,难以持续完成全屋清洁。
数据显示,63%的消费者将“操作省力”列为洗地机购买决策的前三大考量因素,而“助力功能缺失”是产品差评的高频词。这一需求缺口,倒逼各品牌厂商从“参数竞赛”转向“体验深耕”。
2、双向助力:从“被动清洁”到“主动服务”的跨越
1)双向助力智能操作“新体验”:将洗地机从“需要人推的工具”升级为“辅助人动的伙伴”。
·本末科技采用驱控一体高度集成化,其内置力矩环、速度环,将提供更精确的控制和反馈机制,帮助洗地机实现快速加速和减速,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助力洗地机整机上层控制更简单。
·同时,智能算法可实时识别用户操作意图,当用户匀速前进时,电机提供持续稳定的向前助力,单手操作即可完成大面积清洁;在墙角、家具边缘等场景,助力系统自动降低横向阻力,实现“指哪打哪”的灵活转向。
2)用户体验的“隐性升级”:不仅是数据层面的提升,更是对用户心理与生理需求的深度满足。
·降低使用门槛:老人、女性等力量较弱群体可轻松操控,洗地机从“年轻人专属”变为“全家庭适用”;
·延长使用时长:助力系统分担了70%的机身重量,用户连续清洁时间从20分钟延长至45分钟;
·提升清洁意愿:流畅的操作体验让用户更愿意高频使用,家庭地面清洁频次提升2.3倍。
大量的数据显示,搭载智能助力系统的机型用户净推荐值(NPS)从72%跃升至89%,形成体验驱动的口碑裂变效应。在消费决策链路中,“省力”“轻松”等关键词在电商平台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87%,直接反映用户核心诉求的迁移。更值得关注的是,配备电机助力的机型复购推荐率较传统机型提升2.3倍,95%的用户好评率与“无助力机型”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差评中78%集中于“操作费力”“清洁负担重”等体验痛点。这些数据矩阵揭示:在清洁电器3.0时代,技术投入正从参数竞赛转向体验革命,谁能解决用户真实场景中的体力负担,谁就能掌握市场话语权。
二、行业趋势:助力功能将驱动洗地机迈向“体验时代”
随着AI算法与传感器技术的融合,未来的洗地机产品将围绕“用户体验感”“用户口碑”“竞品差异化”等方向进一步技术革新。而本末科技将直驱电机技术“助力”功能转化为品牌厂商的用户价值和创新价值,证明了技术创新的价值不仅在于性能提升,更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满足,从而逐步实现家用电器从“工具”到“伙伴”的过渡和人机协作的深化。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